兩支澳門職業籃球隊戰狼與黑熊,首度在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對壘,肯定是今周體壇一大焦點;這兩支球隊在新一季的賽事,第二輪就上演史無前例的『澳門打吡』,賽果當然引人注意,但能夠有兩支本澳的職業籃球隊,可以亮相職業聯賽的舞台,無疑帶來更大的迴響,繼而再吸引球迷入場觀看,甚至帶出更長遠的影響,就是如何給年青的籃球運動員,可以有個職業的夢想?相信會將澳門籃球發展重新規劃拼圖,帶來一番新的討論;這場的『澳門打吡戰』,當天在澳門大學體育館都算熱鬧,吸引應該有三四百名球迷入場,實力佔優的黑熊,最終以一百三十五比九十六擊敗戰狼,繼首輪後取得開季兩連勝,而季前組軍『較趕』的戰狼,在開季不是『太順』的情況下,要渡過這艱難的時期,也需要全隊團結一致,希望可以盡快爭取首勝,重建信心。
兩支職籃隊帶來衝擊
當然在另一方面,既然澳門難得有投資人,願意投放資源去組織職業球隊,在政府有關的體育部門,是否有條件去支持?還是由於體制的關係,只能與總會『對口』,所以在商業性質的情況下,不是不想支持,而是『愛莫能助』,這一系列引伸出來的影響和問題,為澳門開始有職業的隊伍,帶來新的衝擊;曾幾何時,澳門足球圈也傳出類似的『情景』;事原都應該約有七至八年前,就曾經傳出有四間博企,願意每年贊助五百萬澳門幣,去支持一支職業足球隊,繼而嘗試成立職業聯賽,但無奈傳聞政府不支持,因澳門場地、配套等等未有條件;條件是否配合,都是看當權者的取態,所以很難說條件是否『成熟』,或者澳門自身成立職業聯賽,具有一定難度和限制,但試想想如果澳門有職業球隊,有機會去參與鄰近職業聯賽,如香港或內地等,是否現今的足球發展會是另一番景象?
從『探索』中找路向
沒有人可保證上述的論點,一定會為該所屬項目帶來良好、非常積極正面的發展,但起碼願意去嘗試,從『探索』中再找路向,繼而堅定去前進;就正如有兩句說話,都值得去思考:『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有雞先還是有蛋先?』;個人的理解應該是先付出、投資,才知道是否『值與不值』,發展運動相信也是相同哲理,如果往往都要等到出了成績,才加大力度去支持和投資,是否有點不切實際?當然站在政府的角度,凡涉及到公帑,就有一定的政策、規範和行政程序,這點我們要理解,但澳門現在體育的發展,體制出現了叫做『瓶頸位』的時候,又有新的思維出現,或為運動員帶來『出路』的希望,有職業的球隊加盟,對比要出外加盟其他地區的職業隊,已不是『天方夜譚』,這不是更值得去支持。
如何達到『雙贏』
就上述提及黑熊和戰狼參與的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由於主管澳門體育發展或制定『導向性』政策的體育局,不屬於其管轄的範疇,因其『對口』是有關運動項目的總會,所以在聯賽開鑼前,就傳出以澳門註冊,也有澳門球員加盟的兩支職業隊,主場沒有比賽場地的『尷尬局面』,最後來到首場打吡戰,也是需要去到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體育館,所以面對這種『困局』,如何協調、平衡,達到『雙贏』,是需要去討論和思考。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