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是本年度最後一周,隨之而來就要踏入二零一九,澳門體壇縱然過去一年『喜氣洋洋』,尤其亞運會與亞殘運兩大洲際綜合性運動會,都收獲不俗的成績,而單項的國際大賽,武術繼續保持一貫的『保證』外,空手道、保齡球、場地單車、游泳、甚至近日的泰拳等,澳門都取得或保持不俗的成績;但在新的一年,仍然面臨不少嚴峻的挑戰;對上兩期專欄,都有探討過澳門體育發展的格局、未來政策的思考與改變,以及為有潛力的精英運動員,如何構建新的平台,讓他們能夠突破再提升一個層次,達到國際級競爭水平的能力?與此同時,新一年相信本地在現有的場地資源上,應該會更加『緊張』,可能為精英和大眾體育兩方面,都會帶來『不增反減』的收縮現象。
事實與環境帶來的改變
理應向二零一八告別之時,多說些『祝福』與美好期盼的說話,這樣更不是皆大歡喜?但有些事實與環境帶來的改變,又不得不讓心愛澳門體育的你與我,心裡感到一定的『憂慮』和有點『納悶』;雖然在體育圈,彼此都是共同努力,為不同的項目發展、運動員的提升,都是『絞盡腦汁』,政府體育的相關部門,也為本地的體育事業,盡上一定的責任和努力,但體育政策與場地兩大因素,是直接『掌管』澳門體育發展的『命脈』;不想常用『以前』澳門的體育場地,比現在有多好、部份更隨時隨地也用的,最常舉例的南灣工人球場、塔石以及警察球場,未計再早一輩常用的陸軍球場,即是現在原望廈體育館的地段,單單這三個場地,已經成為澳門區不少人成長的共同回憶,甚至是澳門體育史的『重要的歷程』。
為何場地仍覺『不增反減』
未計澳門二零零五至零七年,東亞運、葡語運和亞室運三大運動會,在氹仔和路氹城一帶所興建的場館,包括氹仔大球場奧林匹克綜合體、澳門蛋及相連的網球學校、保齡球和壁球中心、以及科大運動場等,同時近年已投入使用的澳大橫琴校區的運動設施,以此累計的方式,澳門的體育場地,理應是持續增加,可惜,現在就是出現一個現象,就是『不增反減』;可以說人口增加是一個因素,也可以說社會時代的改變,使用場地的方式不同、市民的需求與上一代也截然不同、甚至為推動或普及大眾體育,現在有很多市民做運動的方式,已轉型為有導師負責的興趣班等等,這一切是事實,也是因應時代的變化而改變了部份運動的模式,但現在的問題是,場地的總面積是沒有甚麼增長的同時,新一年需要面對更大的考驗。
冀場地發展能有新突破
重建多年的望廈體育館仍然『遙遙無期』、氹仔運動場田徑跑道重鋪,連帶足球場都要暫時封閉,聽聞也要去到明年八月才完工、科大運動場早早在年中前,已不開放給市民使用,雖則它有這樣的權利,但就缺乏對社會大眾的義務,令人感覺非常差,幸好都有個澳大『彌補』部份的設施,否則澳門的體育場地,要等到新城填海區落成,才可稍為解決場地緊拙的『寒冬期』,還有蓮峰球場具體何時,在保持現有的場地設施下,改建多功能體育館,唯有這個給體育界有點期望;真心祝願新一年,澳門單是場地的發展,能有新的突破!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