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剖盡回歸情   獲獎學生下月齊赴京

    

2018/2019年度“校園記者計劃”圓滿落幕

一年一度的“校園記者計劃”正式落幕,一班中學小記者經歷一系列培訓,再學以致用親自動手採訪、拍攝,繼而交出每組的作品。賽事評審在多個組別中,挑選出7份優秀作品,獲獎學生更會在下月參訪北京的著名傳媒機構和新聞學府,開闊眼界。

    為配合《澳門青年政策》中有關推動青年社會參與的政策方向,鼓勵學生多關注及參與社會事務,由教育暨青年局、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及澳門體育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以“回歸二十載"為主題的2018/2019學年“校園記者計劃”已於去年10月正式展開,共吸引了20所學校104名學生參與。

獲獎組合與出席嘉賓合照

學生當記者分析時事

  該活動頒獎禮於上月26日下午在澳門科學館舉行。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致辭時感謝合作機構、各位評審和各學校,對“校園記者計劃”的支持,讓澳門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做記者的滋味,並學習從多角度分析社會時事動態,加強參與特區建設的使命感。


老柏生表示,活動能讓澳門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做記者的滋味。

    而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余建棟亦表示,隨著科技、網絡的發展,新聞傳媒工作需要具備專業技術和不斷創新的事業,期望同學們能透過計劃認識大眾媒體的使命、責任和影響力。他亦都希望傳媒發展可以藉計劃做到薪火相傳。



余建棟稱,期望同學們能透過計劃認識大眾媒體的使命、責任和影響力。

水平提升  反映現實


  今屆評審們普遍認為學生作品水平有所提升,作品內容多元寫實,反映出學生對社會時事的關心度和敏銳度都有明顯的進步。計劃分別設有報刊及電子媒體領域,獲奬的名單包括:澳門浸信中學“二十年來家國”獲最具新聞價值獎,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童.伴”獲優秀寫作獎,勞工子弟學校“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成果”獲優秀編排獎,教業中學“回歸二十載.澳門世遺景點的前世今生”獲優秀攝影獎,濠江中學“二十年變遷”獲優秀剪輯獎,培正中學“遺城‘味’力”獲優秀攝錄獎,以及氹仔坊眾學校“澳門人.澳門情”獲優秀簡報表現獎。


今年參賽組別為數不少,不少作品都獲評審讚揚。

獲獎學生下月訪京


另外,為深化學生對新聞工作的認識,獲獎學生將於下月,在資深新聞工作者帶領下,前往北京參訪著名的傳媒機構和重點新聞學府,親身體驗不同傳媒機構的運作方式,並透過與當地學生互動交流,瞭解兩地文化,建立友誼。

當日出席頒奬禮的嘉賓包括,教青局局長老柏生及副局長龔志明,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監事長鄭秀明,澳門體育記者協會理事長方念湘,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余建棟、副會長羅崇雯、副理事長梁智生、秘書長崔志濤,澳門蓮花衛視節目制作導演戴星馨,評審李傑奇及司徒偉業,以及澳門各校校長及代表等。


今年計劃吸引20間學校逾百分學生參與。


 氹仔坊眾學校“澳門人.澳門情”獲頒優秀簡報表現獎。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童.伴”獲頒優秀寫作獎。




電子媒體組別爭持激烈 平面報刊組別感受良多

2018/2019學年“校園記者計劃”的得獎名單出爐,各個獲獎組別都感到驚喜和開心。一班小記者對今年的課程如何評價,未來又會如何提升各自的水平,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分享。


澳門浸信中學“二十年來家國”獲頒最具新聞價值獎。


浸信中學:宣佈當獎一刻 相當激動

今年“校園記者計劃”的最具新聞價值獎,由電子媒體組浸信中學的“二十年來家國”奪得。由於獎項設在最終才頒發,一眾浸信同學在等待的過程中,心情相當複雜。「今年很多影視組的作品,每一組都可謂各有特色,水平相差不遠。當宣布我們的名字時,情緒真的是相當激動。」


陳漢源、鄒展博、林君歷、楊海龍、高敏婷和霍詩慧6人組成的小組,以南唐李後主的《破陣子》,其中一句詩句作為主題,突顯澳門回歸二十年來的繁榮發展。今次的參賽作品,看出浸信中學小組在拍攝花了不少心機,他們更特別邀請同學為旁白內容修飾,力臻完美。「只要你肯努力,就不會懷材不遇。」,採訪嘉賓的其中一句說話,至今仍然鼓勵同學們。他們相信今次取得好成績,就是因為自己付出相當的努力。當然,小組亦感謝組員、訪問對象,以及指導老師的幫忙和教導。




濠江中學“二十年變遷”獲頒優秀剪輯獎。



濠江中學: 創作過程且驚且喜

另一組電子媒體濠江中學,亦憑作品“二十年變遷”獲得優秀剪輯獎。雖然順利獲得獎項十分開心,但濠江同學就表示過程是且驚且喜。「作品的要求是需要新聞性,但我們可能忽略了這一點,以致出來的作品更像是宣傳片。」對於這一組同學來說,雖然剪輯的經驗不多,但今次獲評判肯定,增強了不少自信。

劉可盈、黃婷楠、周潔琳、安佳和衛豪軒,抱著讓更多人了解澳門不為一知的歷史和現今的變遷,講述澳門在一國兩制下,由小漁村發展至今的變化。小組成員都期望把握到北京參訪的機會,繼續學習。


培正中學“遺城‘味’力”獲頒優秀攝錄獎。

培正中學:秘訣多留意周邊環境


電子媒體組別中,獲得獎項的還包括培正中學,以作品“遺城‘味’力”獲優秀攝錄獎。「獲獎感受是開心和感激,本身我們這條片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收聲、畫面失焦等。所以最終能夠得獎算是喜出望外。」對於小組能夠獲得優秀攝錄獎,培正同學分享的秘訣就是多留意周邊環境,想像如何將用鏡頭將日常表達出來,並且透過不斷的實際拍攝練習,累積經驗。

培正小組成員分別是區樂熙、李家賢、林曉俊、梁曦文和劉華睿。他們期望影片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貼近時下流行的網絡影片,以創新概念作為賣點。「接下來小組會繼續參加不同的影片創作比賽,期望將在“校園記者計劃”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在日後的創作上。」


勞工子弟學校“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成果”獲頒優秀編排獎。

勞校:讓我們明白記者工作


而在報刊組方面,今年的參賽隊伍雖然較少,但不乏令評判讚賞的作品。以“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成果”獲優秀編排獎的勞工子弟學校就是其中一組。對於今次成功獲獎,勞校小組直言是超乎想像,因為這組同學都是初次接觸排版設計,沒有任何的經驗。「透過課程的學習,讓我們一步步掌握基礎知道。同時亦讓我們明白到記者的工作,對日後選擇大學和工作,都有很大的用處。」

由全女班呂少群、郭琪琪、彭詠珊、陳淑樺、何泳詩組成的勞校小組,表示在設計作品時思考和學習到很多。「我們日常也會看報紙,但很少留意到版面設計如何吸引讀者,或者能夠簡潔易明,過程中我們也修改過很多次。」當被問到會否考慮日後投身傳媒行業,同學們都表示會考慮。勞校的指導老師補充,有過往參加過“校園記者計劃”的學生,最終報考傳媒的相關學科,意味著計劃對學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力。


教業中學“回歸二十載.澳門世遺景點的前世今生”獲頒優秀攝影獎。

教業中學:期待北京之行


另一組報刊組學生,教業中學以“回歸二十載.澳門世遺景點的前世今生”獲優秀攝影獎。他們都指,在計劃中學習到基礎以外的知識,十分實用。「上課時邀請到記者來分享拍攝心得,一些平日我們忽視的細節,這樣對我們而言都是獲益良多。」

鄧翠茵、葉嘉禮、朱玉巧、吳尤、廖恆寬和Lam Pedro, Angelina的小組,雖然都有參與校報的製作,但直言整體經驗不足,今次計劃難得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給他們發揮。「平日我們看報紙或電視新聞,都會好奇記者的日常工作,今次藉課程的機會和參觀,讓自己了解更多。」各人亦都表示,都對北京之行十分興奮,期望在過程中參觀著名傳媒機構和高等學府。



2018/2019學年校園記者計劃得獎名單

學校

作品

獎項

澳門浸信中學

二十年來家國

最具新聞價值獎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童.伴

優秀寫作獎

勞工子弟學校(中學部)

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成果

優秀編排獎

教業中學

回歸二十載.澳門世遺景點的前世今生

優秀攝影獎

濠江中學

二十年變遷

優秀剪輯獎

培正中學

遺城

優秀攝錄獎

氹仔坊眾學校

澳門人.澳門情

優秀簡報表現獎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