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都有不少關心體育的朋友,討論國際米蘭對巴黎聖日耳門的足球友誼賽,有機會重回『落戶』澳門,當然為之雀躍;而另一方面,又有球迷談論澳門代表隊,在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剛在周四晚完成對斯里蘭卡首回合的賽事,為何要搬到珠海體育中心作為主場?上述兩項賽事,雖然沒有甚麼關連,但由此可見,澳門體育設施的老問題,就是場地『捉襟見肘』,一個澳門動場需要進行維修工程的時候,就產生『連鎖反應』,對足球、田徑等大型賽事造成影響,而澳門身為國際城市,暫時還沒有多一個、具舉辦國際賽事標準的球場,這點值得要思考,但從好方面去想,足球仍然是不少市民關心的運動,證明足球的受歡迎程度,在澳門有它一定的位置。
足球關注度有所提升
澳門近幾年的足球關注度,曾因代表隊在國際賽取得不錯的成績、賓菲加年前在亞協盃的表現又超出預期、還有梁嘉恆在香港超級職業聯賽,也有不俗的發揮,再加上體育局的青少年足球學校辦得熱鬧、不少球會辦的青少年足球學校『應運而生』、以及不同級別的球會,也有不少有心人士『不求回報』的付出等等,都凝聚到不錯的氛圍,雖不像中國或外國般有過萬人入場睇波,也不及香港職業聯賽,普遍有過千人睇比賽,但有些代表隊的場次,或之前賓菲加的亞協盃賽事,也有幾百至過千人捧場,而且除了傳統的電子和平面媒體,如電視、電台、報紙等報導外,現在多了網上媒體、社交平台,不論正式媒體或個人分享,都營造不少曝光的機會和討論,所以對足球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是有所提升。
澳門足運人口愈萬人
澳門足球水平雖不及專業或職業,但如果以業餘的時間來比較,喜歡參與或鍛鍊足球運動的人數,由小朋友到元老組級別,青少年包括學校、青少年足校、球會、興趣班等應該有幾千人,成年人,以預備組過百隊,再由丙組到甲組,估計也有二千人左右,而元老組基本有一千人,另外,還有街場『衛生波』的朋友,不要算太多,約一千人應該有,所以不分興趣班或正規比較專業的訓練,這樣加起來,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士,在澳門基本有一萬人,而喜歡看足球的朋友,當然指國際級水平的賽事,如世界盃、歐冠、英超、甚至亞洲的聯賽,以及少數看本地波的朋友,這個數目就應該以十萬人以上去統計,即是說在本澳關心足球運動的人口比例,可能最少有五分之一或甚至更多。
場地『困難』 局限提升
承接上文提及,如果以業餘時間來訓練,澳門各級代表隊,以及球會的水平,其實也不過不失,但要知道,除了代表隊,有那一個隊伍,可以擁有一個正規十一人場地來訓練?而且那一支隊伍,能保證一星期基本有兩次固定場地訓練?這就是回應專欄開始的問題,澳門場地最根源的『困難』,而且也是其中主要限制水平繼續提升的因素;常訓練、比賽場地已『寸步難行』,何況要辦國際級水平的賽事,一有小小『阻濟』,更是『見哂底』,這不是體育部門或足球總會兩個機構話改變就改變,而是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如何大力去支持和配合。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