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熱傳一單新聞,在剛結束的全國田徑冠軍賽既總決賽中,湖南女跑手廖孟雪、童曾歡,包辦金、銀牌,時間快第三名選手近兩秒,在4x400接力中,該隊也拋離對手奪冠,卻鬧出〝男扮女〞、打太多激素等質疑。
國家田徑女隊員受質疑
翻查一下,廖、童年初入選國家接力隊,參加過日本橫濱接力世錦賽等。童曾歡去年印尼亞運女子400米賽事中跑第六。七月的瀋陽全國田徑錦標賽中,兩人因外觀、聲線似足男生而聲名大噪,性別疑雲在網上瘋傳了一段時間。還流傳說,兩人曾被大會要求驗性別,最終Pass。
性別爭議有前科
除棋類等小數運動,體能對大部份項目都是決定性因素,為拿成績,男扮女的新聞、爭議在國際體壇不算新鮮事,尤其田徑場上,隨便上網一查即可找到不少例子或者質疑。例如,印度選手桑德拉揚2006年多哈亞運女子800米獲銀牌,賽後性別測試顯示她不是女性,獎牌被取消,印度舉國震驚。同類事件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又在印度女子短跑選手身上出現。南非女子跑手塞曼亞2009年世錦賽以破紀錄成績奪800米金牌,被質疑是雙性人,最終檢測過關。波蘭短跑好手1964年東京奧運奪100米金牌,賽後被驗出有雙性染色體,獎牌被取消。1932年洛杉磯奧運,居美的波蘭選手沃爾什在女子100米短跑中奪金,又惹來男扮女指控。韓國女子足球員朴恩善也曾被質疑為雙性人。
關鍵檢測能否讓人信服
平情而論,廖孟雪、童曾歡確男人味十足,加上內地體壇不時爆出造假、虛報等問題,如過去有傳女泳手打男性賀爾蒙、有喉核,故被質疑可以理解,關鍵是檢測能否讓人信服。然而,儘管科技發達,但男與女的分辦仍甚複雜,並非我們一般人只簡單地以性器官去區別,背後還有大量醫學、人權尊重等問題,否則相關規則毋須改完又改,奧運亦取消了性別檢測。
只能靠個信字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著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就是現實中的體育世界,只能靠個信字。
甄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