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來到十二月,時間快得讓人不敢相信,距離踏進二零二零年,還有不到一個月,接著而來的重要節日,如十二月二十日的慶祝回歸二十周年、聖誕佳節以及除夕倒數等,對於『送舊迎新』,都盛載著歡樂的氣氛,去迎接新一年的來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架構,也會在回歸當天『移交』,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十二月初,也公佈了他管治班子的主要官員,其中與體育範疇息息相關的,社會文化司司長一職,將是『新臉孔』,由現任身份證明局局長歐陽瑜擔任,是新一屆主要官員中唯一位女性,但身邊體圈中人聽到這名字時,都會有點『陌生感』,甚至不認識的也有,同時對未來本澳體育政策的發展,突然多了一些疑問,當然疑問不一定是負面,原因新一任司長的轉變,多多少少會令人產生『摸索期』,不知未來五年會出現怎樣局面?
二十年來體策現巨大蛻變
當然在司長的附屬局級層面,才是最『前線』去制定本澳體育發展藍圖的主要部門,再攜手與各體育總會、民間社團及社會企業等,共同繼續發展和提升;但當然會明白到若社會文化司司長,其本人是喜愛體育或關心體育的,自不然會給執行部門更大的支持和『力度』;自九九年回歸起,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曾擔任第一及第二屆特區政府社文司司長,其後有張裕和譚俊榮各獲委任一屆;三位前司長,其實與體育界有一定淵源,也熱愛和了解澳門體育狀況,所以過去二十年,澳門的體育政策、設施以及在國際辦賽和競賽等層面,都起了巨大的蛻變;令人很容易聯想起的,有三大運動會,包括東亞運、葡語運和亞室運在澳門盛大舉行,也在國際體壇取得了不俗『口碑』,而澳門在亞運會金牌零的突破,也在二零一零年的廣州亞運,由賈瑞為澳門在武術項目,取得了歷史上第一面金牌。
二十年來的體育方針
除此之外,回歸二十年,在三位社文司司長不同時間的帶領下,澳門的體育政策也定了『體育推動旅遊』、『構建健康城市』以及『精英大眾體育雙線發展』等的方針,事實上,公共體育設施網絡投入使用,在澳門『緊拙』的場地資源上,可以更公平、更有系統去給市民使用,但同時,也有市民對場地的不足,甚至昔日一些共同成長場地回憶的消失,也有一定的不滿,這究竟是社會時代發展的『犧牲品』?還是當權政府沒有好好去解決有關問題?這留待每位市民自己衡量,但二十年的發展,場地或活動空間不足,對市民來說是不能逃避的『質問』。
局長一職備受關注
而在體育發展的層面,精英運動員計劃和退役運動員持續進修計劃,是不斷改善或優化,但有點可惜,上述兩項為運動員『精心設計』的政策,仍未能成為『氣候』,在本澳這個富裕的小城,不是有很多運動員或達到水平的運動員,可以配合到這政策發展,繼而去推動澳門的體育發展,特別競技層次,有大幅度的提升;司長人選公佈後,相信讓人非常關心的,就是體育局局長一職,是否會有任何變動?但局長未有變動前,前局長『力哥』已傳聞會『回巢』,擔任高級顧問一職。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