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事幾翻新,何況20年!澳門回歸20年了,變化之大,無人能估。今天的澳門如何?體壇又如何?
中年大叔趕不上澳變速
20年前,筆者剛入行當體育記者,正好趕上回歸一系列工作,畢生難忘,哪怕只是個〝小薯仔〞做著顯綷的工作。20年後,筆者由初出茅廬的小伙子變成中年大叔,但始終趕不上澳門變化的速度。
有量的進步 卻無質的昇華
隨著博彩業開放、自由行政策、祖國經濟起飛等,回歸後的澳門,在經濟方面取得驚人進步。據IMF報告,明年澳門的人均GDP將世界第一。澳門庫房亦有六千多億儲備,人均亦冠絕全球。不過,有得必有失,以往的寧靜、悠閒以及南歐風情,已一去不復返。我們有量的進步,卻沒有質的昇華。我們袋中多了錢,樓價卻高企,生活成本超高,經濟結構亦單一如昔,生活不一定變得更快樂,去多幾次旅行亦無補如事。始終我們根在澳門,不能單求GDP。對於前景,只能抱有希望,客觀情況確不能太過樂觀。
體壇變化 有誰估到
澳門體壇二十年來變化亦大,有誰估到,小小一個城市仔可辦三個國際運動會(東亞運、亞室運、葡語運),武術、空手道、跆拳道、跳水、游水、單車等項目,能在亞運、世錦賽、亞錦賽奪牌?這是政府加大了資源投入,運動員拚鬥的成果,每塊獎牌都有血有汗。不過整體而言,澳門體育仍然落後,除武術、空手道比較有系統,能穩定出到獎牌級運動員外,其他多靠〝天才波”異軍突起,未有系統及專業化訓練,曇花一現便成常態,此為核心問題。
中心啟用 開展新里程
好了,望穿秋水,澳門終有自己的運動員培訓中心,日前正式啟用。這為澳門體育發展的里程碑,然硬件雖好,尚需軟件即運動員培訓政策去驅動,惜至今未見體育局公佈過任何成文或者具體的政策及打算,路在何方?沒有政策、逐個項目去傾去搞,不但難得其法,更易生爭議。缺乏政策能力、執行能力,是特區政府20年來的死穴。細路仔做大人嘢,這句話今天仍用得上,且不止於體育局,希望今屆政府能快快成長。
甄慶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