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本地品牌帆船賽即將舉行,但澳門風帆船總會在去年年底已然參加在珠海舉行的“2021年珠海萬山群島‘九洲杯’帆船城市邀請賽,取得不俗經驗和體會。澳門風帆船總會理事長蘇光輝表示,澳門目前主要為滑浪風帆和小型帆船兩項發展,龍骨船暫未有,但他相信澳門絕對有發展潛力。「我們有一批玩大船的運動員,包括外籍人士,他們亦有一定技術,奈何澳門大帆船的賽事是零,近年鄰近亦少這類比賽舉辦。」
中帆協張小冬主席(中)與澳門體育局潘永權局長(右二),澳門風帆船總會理事長蘇光輝 (左一)等在賽事開幕禮嗚笛宣佈賽事正式開始
參賽運動員與一眾嘉賓大合照
期望組織集訓隊
已經是第五次以領隊身份參與的蘇光輝,坦言多年都有參與類似的大帆船賽,長期都期望可以組織至少一支大帆船的集訓隊,因為這種龍骨船有條相當重的龍骨,澳門期望可以發展到龍骨船的集訓隊,但澳門的水域不太適合停泊這種船,因此他與九洲碼頭都有與當地負責人商議,未來有沒有可能我們總會購買一艘船,而安排集訓隊定期到當地練習,因為路程都是大約半個小時而已,日後可以到內地的外島訓練。「澳門隊只是缺乏磨合,希望我們可以定期作訓練,相信成績必定會更好。」
澳門隊帆船 (10號) 與對手角逐中(受訪者提供)
今次參賽的七人,領隊:蘇光輝; 船長: 羅卓賢; 船員: 蔡德榮、黎榮發、陸中興、李國熊、趙穎軒。(受訪者提供)
與曾為奧運得獎者的現任中國帆船帆板協會主席張曉東(紅衣)合照(受訪者提供)
帆船發燒友領軍
船長羅卓賢(KEN)已是第二次參加這項比賽,「這種帆船賽是所有船出發,去完成指定的場地,繞圈比賽,鬥快完成,三天賽了五場群發賽,再加一場長途賽,當中我覺長途賽做得最好。」
連領隊及隊員共有七人,「當中大部份有玩帆船及風帆,對所有的角度,如何控制船都有概念,但平日我們不用這個器材,不用這船,新人對這船的熟悉有差。」據瞭解操作帆船的原理本身一樣,細的船和大的船則略有分別,比賽這船型叫Fareast28,在澳門應未有這船。羅卓賢指:「之前我在內地比賽都有接觸過,在中國盃及去年在青島CCOR比賽都有接觸,平日在內地練習都有用到,都算是較熟悉。」
船長羅卓賢遇到帆竿被卡住,勇於攀上十多米的帆竿解決事情。(受訪者提供)
一隊人要有默契
「一隊人要有默契,一定會配好各人在船上的各個崗位,大部份我找到的隊員主要我都熟悉他們長處,盡力在有限時間下讓他在所屬崗位發揮。」KEN近年都有到國內參與不同船隊比賽,他認為這樣會學到不同的模式,看有哪些適合自己,亦能瞭解外面的比賽環境,對自己日後接觸龍骨船更有幫助。「今次選擇的場地是近岸的開放海域,比賽時有劃到一個區域,會事前通知外面的人有賽事在舉行。近岸的比賽我們到場地容易,但風況未必最好,周邊有遮擋。出港入港都要用發動機,出到去開放海域就全靠風。」
團隊各就各位(受訪者提供)
澳門發展可以從初階開始
今年延後賽期,反而今個十二月底風就細了,但羅卓賢亦覺這樣的風新手比較易適應,明年應會繼續參加。他更指出澳門發展可以是從初階開始,成年人都可以參加,只要他們不怕就可以。「參加帆船賽除了有體能,亦要有判斷能力,更專業的比賽連一度半度的,都用儀器來測量方向。要去到大,超過30呎的龍骨船便要用到儀器。比賽主要是誰最快過絡終點,但船速不一定要最快,但要控制到配重、帆、掌舵細微的變化就有不同影響,我們亦要從感覺開始來知道個風向。」
從船長角度望下來(受訪者提供)
富團體精神值得推薦
至於從中學開始接觸滑浪風帆,現在是總會滑浪風帆總教練的黎榮發(ALEX),首次以隊員身份參賽。他指自己一直都想嘗試帆船,但因為在總會工作而未能抽到時間,今年比賽因為疫情延後到十二月底,終於可以參加。「首次參加大帆船比賽,感覺與風帆是截然不同,帆船這運動是講團隊合作性,而風帆是自己一人在板上,用自身技術體能去應付便可以,但帆船就很不一樣,只要有一人犯錯,大家都會受到影響,而且今次很多人都是新人,可以磨合的時間較短,所以我們仍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亦有新的體驗,我們剛出航起帆時都有時間試,但做得不太好,距起航位置有點遠,所以首場輸蝕了,後來我們都總結了在及後的幾場都有改善,能與其他隊伍有力競爭。」
有意向澳門大學生推廣
黎榮發認為,這次全隊在很短時間內可以由不順暢,到快速調整,「我們六個人有三個本身接觸過帆船,其餘的相互都認識的,到最後長途賽磨合得不錯。最不滿意我自己可能在技巧上,例如收繩等不熟練,收得慢,最後上帆時,拉將個帆卡在帆竿上,這個就是帆船和風帆最大的分別。」黎榮發更表示,玩滑浪風帆再轉玩大帆船,體能以及對風的感覺會好得多。在內地比賽見識到當地的普及度很高,回澳後他們都有意想向澳門的大學生推廣一下。澳門目前的風帆船總會一直有從小學、中學為主入手辦訓練班,亦有大眾班也由兒童開始。
對海上活動甚為熱愛的三人,(左起) 羅卓賢、蘇光輝及黎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