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壇最近有個很火的議題:跨性別運動員,尤其男變女的跨性別運動員應否參加女子項目比賽? 有否出路?
跨性別運動員應參加什麼組別賽事
跨性別運動員應參加什麼組別賽事,近年是個敏感議題,討論者動輒得咎,怎樣講都隨時兩面不是人。繼去年東京奧運,紐⻄蘭女子舉重選手哈伯德成首個參加奧運的跨姓別運動員(男變女),引發議論後,今年三月美國大學生泳賽又出現爭議,莉亞.湯瑪斯贏得500碼 (約457公尺) 女子自由泳冠軍,成美國史上首位NCAA一級大學聯賽的跨性別冠軍,且擊敗了兩位奧運獎牌對手,相關議 題再在國際體壇發酵。
公平必須要做到 否則失去比賽意義
這是怎樣一個爭議,相信毋用多説。這是個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問題,但這不是辯論比賽,應有一個大家都比較易接受的解決方案,畢竟包括跨性別人士在內的所有人都有參與運動、參加比賽的權利。客觀説,若簡單將他們/她們編入男子或女子都有不公平問題,尤其男變女後的跨性別者參加女子組賽事尤甚,這對原本的女運動員爭取成績確有大影響,儘管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作為體育競技,相對公平必須要做到,否則便失去了比賽的意義,這也是體育公平競技的基本原則。
將其分級分組可行嗎?
基於此,正規的體育比賽都基本分為男、女子,部份項目又會按體重再分級,例如舉重、搏擊類等;若是以培訓提升為本的比賽,又會按年齡分組,例如U23、U19等,更甚者元老組都有分年齡。若是殘奧、特奧,亦有其各自的不同分級。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令比賽盡量公平,尤其一些對體能要求特別高的項目。沿此路進,再多設一個跨性別組比賽,或許是簡單而可取的方案。然而,現階段未必個個項目可行,因跨性別人士未必很多,能否成組比賽都成疑問,又或衍生將他們/她們拒於正規比賽門外的可能,到時又有另一個爭議。
現時討論這問題相當難
總而言之,現在討論這問題相當難,一來問題複雜,二來我們身處個人主義抬頭、網絡同溫層日甚,理性討論屬稀缺品的大變幻時代,立場先行,有些事有理説不清,這非運動之福,也非人類之福。問題要解決,不誅心、偏見、歧視的討論是必須的,不然就只有無限爭議!
--- 甄慶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