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說澳門人未能參加奧運會已成為老生常談,其實每屆奧運會其實亦有澳門人的身影,今屆我們就找到剛從巴黎回來的譚又新及梁翠娟,娓娓道來在奧運會的體會。
(左起)羅海峯、譚又新及丁家輝合力為澳門觀眾帶來澳人角度的報導。
從澳人視角出發的報導
澳廣視巴黎奧運採訪團隊從開幕到閉幕,全程17天,可謂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旅程。團隊成員包括資深的譚又新擔任指揮大腦,配合多媒體同事羅海峯以及攝影師丁家輝,為觀眾帶來以澳門人視角出發的角度。
訪問體育局局長潘永權。
日日加班趕工
團隊早在開幕前三天就已經抵達巴黎,開始緊張的準備工作。譚又新作為團隊的核心,平均每天需要報道兩項賽事,還要製作一個十分鐘左右的節目,同時還要拍攝多媒體片段以及跟澳門方面進行連線。他的工作日程從法國時間早上七、八時開始,一直到半夜,甚至凌晨。
雖然出發前有規劃,但實際上還是會有很多變動。交通就是一個大問題,平均每個項目需要花費五個小時在路上,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場館分散、保安措施又嚴格,進入每個區域都需要從門外開始行走。不過,他們的證件屬於中央廣播電台,因此可以進入很多場館。然而在整個奧運製作流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限制,比如版權問題,那怕是在澳門的電視台總部,亦不能即時使用某些直播訊號。
有機會訪問到不同國籍的選手。
- 譚又新體會到舉重金牌運動員李雯雯的心情。
出外遇老友相互協助
幸而在採訪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包括來自香港、廣東以及中央台的同行,大家都會互相照應。他們報道了多個項目,包括羽毛球、跳水乒乓球等。雖然原本想做霹靂舞的報道,但因為與乒乓球賽事時間衝突而作罷。不過,他們還是抓住了乒乓球後的一個機會,報道了田徑4X100米接力賽進入決賽的難忘時刻。
除了賽事報道,他們還特別關注了澳門以及周邊地區的故事,希望將這些故事帶給澳門的市民,讓他們感受到國際盛事的氛圍。他們拍攝了國家隊以及香港、甚至其他國家的知名選手,讓觀眾更加瞭解這些運動員的風采。
傳媒中心雲集各地行家。
(左起) 譚又新、羅海峯(多媒體)及丁家輝(攝影)合作愉快。
巴黎生活成本相當高
場內工作以外,在巴黎的生活成本相當高,但賽會為每個登記的傳媒提供了交通卡,可以在任何公眾交通工具上使用,這也算是一種補貼。不過,即便如此,一餐中等花費還是要約50歐元,大約四百五十港元。
這次採訪經歷讓譚又新感慨萬千。他每天自行安排行程,晚上決定翌日要去哪裡?雖然請了一名留學生作為地陪,但大部分時間還是靠自己摸索。他覺得這次花費並不算多,機票、酒店、食用以及工作人員的費用大部分都由公司承擔,而且交通也大部分都是免費的。
雖然辛苦 感覺值得
總的來說,這次巴黎奧運採訪經歷雖然辛苦,但譚又新覺得非常值得。他感受到了賽事現場的熱烈氣氛,體會到了主辦方辦賽的用心。「我們每天雖然疲倦,但都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更加努力地完成報道任務。無論觀眾給予任何評價,好的可以視為認同和鼓勵,反過來亦可以檢討自己是否有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同時也感謝中央廣播電台的協助和支持,讓我們能夠順利地完成這次採訪任務。」
完成今屆賽事,回澳繼續努力。
巴黎奧運的經歷與挑戰
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還讓我們見到了澳門司線員梁翠娟的身影。她分享了自己參與奧運的經歷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梁翠娟圓其心願,擔任奧運會司線員。
去不成東京 終能去巴黎
本來梁翠娟是參與上屆東京奧運會,但遇上疫情需要延期,最後階段賽會再次追問她的意向。當時她認為一方面,奧運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另一方面,她又擔心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影響。“當時羽總問我想不想去,我回應如果機位可以的話沒有問題。”她坦言,工作始終是她的首要考慮,其他都只是副業。然而,由於直航以及回程需要隔離等問題,她最終無奈選擇了放棄。
不過,命運似乎並不想讓梁翠娟遺憾。她再次獲得了參與奧運會的機會,今屆她再獲邀參加巴黎奧運會,怯於對法國的很多未知數,她決定與國內的一名司線員一同前往。他們在上海匯合,再一起出發前往巴黎。“未去過都有小小驚。”她笑著說。
海外司線員難得又聚頭。
羽毛球賽的裁判長(紅衫)、裁判員(白衫)及灰衫的司線員,包括右二的梁翠娟。
羽毛球裁判員賽前要開會。
遇上不少挑戰
在巴黎的日子裡,梁翠娟遇到了不少挑戰。住宿的地方與賽場之間需要乘電車,車程大約半小時這已是相當方便。賽場提供的餐飲並不太符合她的口味,所以她主要選擇在酒店吃早餐,然後帶杯麵到會場。然而,由於司線員休息室內人多,他們被禁止在內吃杯麵,怕吃熱食會引發意外,很多時只能在工作空閒時吃幾塊餅乾,待工作完成後回酒店那邊再吃。
工作方面,梁翠娟一天最多需要工作三更,但她表示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太大的壓力。她唯一覺得有些困擾的是,當法國球員比賽時,現場會特別嘈吵。有時,運動員甚至會向主裁投訴現場太吵。
總括來說,梁翠娟覺得能參與奧運會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情。她表示,法國辦賽有很好的氣氛,與她之前參與的世錦賽相似。
事前亦有到現場採排視察。
從電視上看到梁翠娟在認真工作。
鼓勵更多人學做司線員
對於未來,梁翠娟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學生或退休人士加入到司線員的行列中來。“以前我們最辛苦是晚上七時做到十一時許,人手不足很辛苦。”她說。她同時也表示,感謝羽毛球總會一直給他們很多機會,但澳門很多時候是業餘性質,不少人因為請不到假而無法參與更多可以外出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
總的來說,梁翠娟的奧運經歷雖然充滿了挑戰和不易,但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更特意要感謝特區政府給予交通上的資助。她希望自己的經歷能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司線員和裁判員的工作中來,每個人都有可能現身在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