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又到了 近期每年都爭議 話題無非過幾點

一年一度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又到,十一月十七至二十日舉行,恢復四天賽程,包括七個項目,過往賣點之一的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賽復辦,總預算亦較去年微增至一億八千萬元,卻仍然沒有F3,並續以未入流的F4頂替,格電亦未有名單,不知著名車手來不來。

作為體育人感無奈  也矛盾

    澳門深受疫情打擊,國際大門未開,疫下大賽事飽受衝擊,過去兩屆在爭議聲中展開,今屆爭議仍在,話題無非「沒有外國車手下的賽事水平大跌」、「成本與效益」以及「年年大塞車」等問題。作為體育人有點無奈,也有點矛盾,一年一次的糾結。

澳門沒放棄或自毀長城的理由

    站在體育愛好者角度,筆者不掩飾支持辦賽立場,畢竟大賽車已六十九屆,是澳門難得算得上盛事的品牌級賽事,明年七十屆了,世上沒多少能有這麼悠久歴史、名聲的賽事,澳門沒放棄或自毀長城的理由,塞車是另層面問題。然而,當新加坡、上海、東京都跑F1的時候,澳門還是F3,吸引力、 競爭力自然被比下去,何況另一焦點世界房車錦標賽都落空了,成本效益再打折扣。過去大賽車都年年蝕錢,勝在澳門經濟好,兩、三億小菜一碟,蝕得起;惟澳門庫房過去兩年入不敷支,未來幾年也不見得會大好轉,一般市民看著大賽車變雞肋,不滿乃人之常情。

未來須要多想方法

    以上無奈與矛盾不易解決,可以肯定的是,食東望洋賽道老本已不行,未來不單要想方設法將F3及世界頂級賽事搶回來,還得想一些新元素或者奇招,若頂級賽事辦不到,綿羊仔又好,大卡車也罷,明星盃、馬拉松、嘉年華凡此等等都要思考,否則坐以待斃。

--- 甄慶悅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