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能舉辦國際高水平比賽外 澳體水平也應要有一定基礎

   特區政府說,要將澳門打造成體育之都,聽落很好聽,實際上要有什麼內涵? 其實,除澳門要能舉辦得到國際高水平體育比賽外,澳門社會的體育氛圍、體育水平也應有一定基礎及水平,否則只是個表演之都而已。

一個諷刺的現實

    就在特區政府左一句體育之都,右一句提升本地運動員水平的時候,卻迎來一個諷刺現實。話說國際乒乓球三大賽事之一的「2024年世界盃」 下週一開始在澳門舉行,世界頂尖高手雲集,但澳門乒乓球隊早幾年開始,已因參加國際賽太少,積分及排名都不足而無法像以往般,可常規性參加世界錦標賽了。而今次世界盃的男女子賽事,澳門球手亦沒能藉主辦地而獲得任何「外卡」的參賽機會。

只能搭台讓他人唱戲

    澳門過去辦過不少大型國際乒乓賽事,例如回歸前辦過世界盃,回歸後的2001年也辦過第三届世界男子乒乓球俱樂部錦標賽,甚至近年開始的WTT都落戶小城,之前澳門都有運動員及隊伍能獲「外卡」參賽,儘管業餘對職業,輸波難免,但澳門辦國際大賽既省招牌、吸引旅客來澳睇波,本地球員又有機會與世界頂級高手交手、學習,也能推廣、推動澳門乒乓球運動發展,整件事變得完美、全面,怎會像現在般,國際乒乓球越來越不關澳門事,我們只能搭台讓他人唱戲。

一切都以實力說話

    當然,可能乒乓球世界盃的賽制有變,已沒「外卡」制度;也不是說,所有在澳門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都必須要澳門運動員參加才成。在此只想重申,體育世界一切都以實力說話,都要自己爭取,世界各地都在不斷進步,澳門體育的整體水平卻原地踏步,不少項目甚至退步,不是有錢能搞國際性比賽就叫威、就叫進歩。

--- 甄慶悅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