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運會的激情在澳門點燃,一批承載著賽事記憶與城市特色的紀念品應運而生。遇見文化旗下 “遊覓”品牌打造的全運會相關紀念品,正以獨特的方式,將體育賽事與澳門的地域文化緊密相連。
十五運紀念品零售店設在塔石體育館巴士站前
澳門賽區「IP」具價值
遇見文化商務總監許美恩介紹,公司旗下的旅遊紀念品品牌 “遊覓”,很早就關注到全運會澳門賽區的「IP」價值。從申請到成功取得授權,由於時間緊張,整個籌備過程如同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從六月開始設計,七月進行打版,到八月我們只有樣板,大貨還需要等打版測試結構等沒問題後再製作。」 許美恩說道。即便如此,團隊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眾多產品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後續的發售打下了基礎。
文化商務總監許美恩多年來為澳門不少賽事及活動創作特色產品
紀念品定位親民
在產品價格方面,“遊覓”品牌的全運會紀念品定位親民,從幾十元起,最貴的大概也不到二百元,沒有貴金屬類產品,多為手信類和實用品,讓更多人能夠擁有這份賽事記憶。
部份設計以澳門賽區項目為主
總數過百款推出市場
目前,已有幾十款產品完成打版準備上市,預計總數有過百款推出市場。像袋、毛巾、水壺、充電寶、鎖匙扣等都在其中。許美恩表示,後續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產品,比如 T 恤等,此次為了趕專賣店開業,先製作了打版較快的產品。
可以拆盲盒的鎖匙扣,外型甚具澳門風味。
部分產品盲盒形式推出
設計上,這些紀念品圍繞實用品展開,巧妙融合了澳門細微景點和澳門遊賽事元素。大三巴、崗頂劇院、媽祖廟、關帝廟、哪吒廟等澳門知名景點的元素都在產品中有所體現。部分產品還以盲盒形式推出,如食物系列結合比賽專案,增添了趣味性。
不過,設計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相關標誌複雜、字多,給設計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我們需要注意印刷清晰及尺寸問題,對相關公仔 IP 的動作、表情也進行了重新設計繪製。」 許美恩解釋道。
產品造工精美,有以世遺為主題
僅在澳門賽區銷售
據瞭解,這些全運會紀念品最早今個月中,最遲下個月中將開始售賣,其專門店位於塔石體育中心,暫時僅在澳門賽區銷售,至於會不會遠銷到其他門市暫時仍是未知之數。對於受眾群體,許美恩有著清晰的定位:「主要針對全運會相關人群,預計有年青的家庭客、新生代粉絲等,而且澳門限定的元素對外來遊客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產品實用性高
專注發揮自身特長
在設計方向上,團隊並未特意研究或避開其他產品,而是專注發揮自身特長,分析適合該場合銷售的產品及目標受眾需求。「我們不做公仔類產品,因為這類產品比較泛濫,且效果未達預期。」 許美恩解釋。
賽事加世遺色彩紀念品
本地設計紀念品更具獨特性
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遊覓” 的全運會紀念品在用色、設計風格上有所迴異,系列性更強,還會採用崗頂劇院等較少被使用的地標元素。同時,許美恩提到,國內使用相關元素需經澳門審批,部分私人建築物不可隨意使用,這也使得澳門本地設計的紀念品更具獨特性。
隨著塔石體育中心專門店的開業,這個難得的難會,限時發售的產品,又會不會成為大家欣賞比賽以外的另類大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