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崔世安上周發佈2019年施政報告,這是他10年任期內的最後一份,體育內容仍乏善可陳,較實在及新的是硬件、場地,包括運動員培訓和集訓中心2019年第四季落成,但相關的運動員培訓及中心運用等制
很多澳門運動員都想當職業運動員。正所謂,夢想有多大,成就才能有多大。若沒有做職業運動員,衝擊世界冠軍的志氣,很難成材,哪怕在澳門業餘體育的環境之中。然而,職業運動員也有其苦,付出了青春,最多只十
澳門做運動員真不好受,越熱門越發愁,獎金好難輪到你,有份攞的又似乎未係好足夠,難矣。歸根究底,搞體育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現在就差太遠。 中銀奬金頒發已辦五屆 “2017/
互聯網近日熱傳一段短片,一名日本青年女跑手跪爬二百米,交棒予隊友,迴響極大,有體育精神、有團隊精神、有毅力、熱血、打不死等讚美之聲不絕,感動全世界。然而,短片所見是事實的全部嗎?讚美背後有太多衝
玩運動搵唔到食,這問題在澳門講了幾十年,相信曾醉心過體育運動的人都聽過,甚至都被這句話打擊過。幾十年前,無可辯駁,惟今時今日標準,搵食這個詞的內函可以深很多,不要太短視,各位家長們。
近幾次體週論壇都談及資源、商業贊助等問題,羽毛球雙星龔學昕、裴鵬鋒不例外,裴更提出了一個疑問,自己比錢為何不能參加國際性比賽?事情是否如此?只有總會或體育局能解開這疑團。 與國際組織
與澳門劍擊小花何冰儀、何嘉瑜、女飛人呂艷蘭做了兩次體週論壇,笑聲滿堂,但笑中有淚,三人均二十出頭,如日中天,卻提早退役,體壇痛失良將,損失嚴重。當然,這是個人選擇,必須尊重,但一葉知秋,仍大有進
足壇流傳一句話,〝若想身體好,請遠離國足〞深入民心,笑中有淚。事實上,雖不中亦不遠矣。近十幾二十年,國足已由亞洲一線,降至亞洲二、三線,中國足球越改革越喎。最近又出了一宗爆炸性新聞,足協在中超
克羅地亞球星摩迪歷勇奪世界足球先生殊榮,拿下足球界個人最高獎項之餘,更打破C朗、美斯壟斷十年的局面,有人歡喜有人愁,逢選舉必有爭議,今屆不例外。不過,摩迪歷實至名歸,大家應為無名英雄鼓掌。
吸收了去年天鴿的慘痛教訓,〝山竹〞֞雖同樣令小城滿目瘡痍,不同的是,澳門政府今次在預報、應災、救災、復原及重要決策等方面,大有進步,傷亡及經濟損失大幅減少。前線人員日以繼夜的拼命工作,只四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