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委員會日前舉行本年度首次會議,在全球疫情仍不穩定的狀況下,原本政府計劃、大力推動每月一項體育盛事,有部份會受到一定影響,目前只有四月肯定舉辦的國際十公里長跑賽,上半年還有國際龍舟邀請賽,而下半年暫定亦有澳門大賽車、國際乒乓球賽以及國際馬拉松,所以全年暫時本澳舉辦的,大型國際賽事共有五項,至於屆時規模如何,仍然存在一定變數,始終全球疫情進展,難以估計,希望現時世界各地已開始接種疫苗,能夠對防控疫情有效,從而將感染風險減至最低,這樣各地才有條件放寬出入境措施,讓各國恢復安全往來,大型賽事先可邀請外國選手或隊伍,這樣競技水平和觀賞性才會提高和吸引,從而更帶動本土體育氛圍、體育產業和專項運動發展。
望廈體育中心料年底使用
在本年度首次體育委員會會議,也有談及工程延誤多年的望廈體育中心,將於年中完工,並計劃年底可投入使用,這個消息,無疑對本地體育圈及居民來講,都是一大喜訊,尤其北區體育設施相對缺乏,望廈體育中心的落成,可提供更多選擇給該區的居民,甚至分擔澳門區各體育設施的壓力;體育局潘永權局長,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就表示希望將來望廈體育中心的使用時段,有七成是給市民使用,代表隊、集訓隊和團體盡量都不會安排在此訓練,務求能騰出更多空間和時段,給大眾市民體育鍛鍊,相信這對於持續推動大眾體育,以及創造更佳條件,去鼓勵市民多參與體育運動,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何兼顧競技/大眾需求
當然,對於競技體育這一板塊,或許感到有點失望,這也是理解的,畢竟澳門地小人多,體育設施雖然已不斷完善,但供求是追不上需求,而體育場地如何是『足夠』?也很難有一個確實的答案,所以在現有資源下,平衡、合理、公平地分配,兼顧競技和大眾體育的需求,這需要市民和體育界持份者,提出他們意見和聲音,政府經仔細考量,達致符合較大比例共識,因而制定合理政策;過程肯定有繼續檢討的空間,也比較困難令所有人都滿意,這也需要各方體諒和理解,從而按優先次序而行;望廈體育中心有了完工和計劃使用時間表,起碼讓體育界和市民,心裡有個『底』,也充滿一個期盼。
七成時間提供大眾使用
經過差不多十年的『兜兜轉轉』,由前身名為望廈體育館,後來改名為望廈體育中心的重建工程,雖然等待的時間確實很漫長,但總算有了時間表,相信大家仍是欣喜的;這個樓高五層的體育中心,據之前體育局資料,每層空間約為三個籃球場,這對於室內運動,如籃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壁球和五人足球等項目,都希望能有一定的使用空間,雖然現時未有正式公布體育中心五層如何分配,但從潘永權局長透露七成時間,能給大眾市民使用,相信羽毛球、乒乓球、甚至現時市民逐漸重視的健身等,很大機會分配到一定空間,當然,這個望廈體育中心也是肩負著,大眾與競技體育雙線發展的責任,只不過在使用時段上如何平衡地分配,支援這兩方面的需求,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頂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