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司司長週一在立法會施政辯論中表示,將從兩方面檢討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包括是否擴大精英運動員的範圍及投入,檢討後會盡快公佈。我們拭目以待!
應從三個方向去想
關於精英運動員計劃的改革問題,過去寫了多篇文章,主要訴求離不開的是,首先要改變「先拿獎後精英」、才有資助的做法, 這不符合運動訓練規律,應在運動員未成名前、未獲獎前便加大資源投放。 第二,必須增加運動員的資助金額,現時金額是二零一三年所制定的,早與社會發展及需要脫節,也與鄰近地方如香港等有一段距離,難鼓勵澳門運動員投入全職訓練。第三,應將計劃的門檻降低,讓更多不同項目均有機會得到較好的支援,最好足、籃、排等團體項目的優秀運動員也能有一定支持,否則來來去去都是哪三幾個項目能有資助,難有突破性發展。這是不少體壇有心人的心聲,希望官方考慮,時代真的變了,澳門體育需要新思維。
大眾 / 精英 / 品牌 三者可相輔相成
澳門大眾體育方興未艾,精英體育需提升水平,又想做什麼「體育之城」其實,三者不但沒抵觸,更相輔相成,政府也不必動用大量公帑,只需通過政策、制度及市場力量,即可把三者串連起來,例如公共場地適當容許公司舉辦商業性質賽事,方能推動高水平比賽落戶澳門,不用次次博企前博企後。有條件的公共設施可在限定的時間或範圍内,進行有監督有制度的「私教」,大眾自己玩得,想有人指導而提升水平都得,運動員或教練亦可藉其專業增加收入,到頭來更願意付出心血去訓練,形成良性循環。如此一家平宜,三家著,何樂而不為?
--- 甄慶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