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講人才,立法會也通過了新的人才引進法律制度, 這放在世界範圍内都正常不過的事,始終千金易得,人才難求。然而這在港澳屬敏感議題,尤其澳門想推動什麼四大新興產業之際。體育可說人才引進先行先試的範疇,其經驗值得當權者借鑒。
體育輸入人才屢見不鮮
體育輸入人才過去幾十年屢見不鮮,港、澳、日等地都試過,大家較熟悉的澳門武術、香港乒乓、日本足球等算得上成功例子,中國足球則為失敗典範。簡單總結就是,若只借來人才而沒有引進或培養「產業」, 剎那光輝不是永恆,人才一走或者人才一老,什麼人才計劃無用武之地。澳門除武術外,其他項目都試過引入人才,結果大家心中有數,筆者寫過不贅。
沙特正犯著中超同樣錯誤
早前歐洲足球賽事進入季尾高潮,之後掀起「沙特風暴」沙特富豪球會大灑金錢「搶人才」、買球星,繼C朗拿度、賓施馬後,拉莫斯、簡迪、盧卡古、薛耶治等球星都與之扯上關係,另一球王美斯也一度傳聞到中東掘金。有傳媒為此訪問了歐洲足協主席施費連,怕否大量球星被沙特聯賽搶走,他的一句回應頂心頂肺,卻一針見血。施費連指沙特正犯著中超同樣的錯誤,「在球員職業生涯黃昏期買人,並非一個有助於足球發展的體系。」金元搶人難以成功,他們該用錢在青訓上,多請教練培養本土球員。這道理很簡單,卻非人人明白。搞體育與產業差不多,樹要扎根才能成長,要有合適的土壤及氣候。樹越大,根就要越穩、越大、越深,否則什麼都是放煙花。
--- 甄慶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