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所料,第68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官宣如期11月19至21日,一連3天舉行,共6項賽事,由6大博企各自冠名贊助一項,三天成本一億七千萬,亦不驚訝地又引來質疑,因防疫關係,今屆仍舊沒有外國著名車手來澳,所有車手均來自澳門、香港以及内地,意味著今屆賽事水平不會高,用了這麼多公帑,值不值得?
F4日後會否取代F3 成常態
值與不值,看你如何睇,筆者之前講過N次,現在擔心另一事,今屆大賽事主角之一仍是低一級的F4,是否以後都沒有F3?眾所周知,澳門大賽車一直有兩大宣傳賣點,一、東望洋賽道乃世界聞名兼難度甚高的「街場賽道」二、澳門F3站是F1世界冠軍的搖籃,殿堂級的冼拿、舒密加、夏健倫等,均曾揚威東望洋,之後扶搖直上,成就一代車神。澳門已連續兩屆沒有F3,會否變成常規?若答案「是」的話,無疑會重挫澳門大賽車的知名度。此非杞人憂天,而是習慣了沒有就沒有,別人習慣了不在澳門辦就不在澳門辦,沒什麼好奇怪的,只無奈這非澳門所能控制的事罷了。
「清零」與「並存」的困局
這裡涉及一個核心問題,疫情與防疫政策、措施。澳門無論政治上、地理上以至實際操作上,都跟隨中央的「清零」政策,與歐美國家多採的「與病毒並存」不同,這議題早就說過,關鍵是澳門的疫苗接種率有多高,若真到了特首所講的八成或以上後,會否「開關」讓外國人來澳?或者仍舊一單確診都不能容忍?若是前者,當局谷針之下,接種率已有所提升,有望達標。若是後者,即要等全世界疫情基本解決,澳門才「真開關」還要等多久?相信無專家敢寫包單。這預示著「體育盛事」、「體育旅遊」這招短期內用不上,大賽車「內循環模式」的作用確有限,這又是一個困局,或許澳門只能被動式的「等」?
甄慶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