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 發展方向繼續強調兩腿走

時間真的不留人,原來不知不覺又踏入十二月,二零一八還剩不到一個月,又將成為過去,與不同朋友閒談時,異口同聲都覺得今年過得太快,特別在體育圈,何止『個個月有盛事』,而且每星期又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賽事,忙碌中時間過得特別快,這種『急速』的節奏需自我調節,因思想與態度,會直接影響個人對不同的環境和事情,究竟是釋放出正面或負面的能量去面對,所以人活著是應該有一個『信仰』,不單單指宗教上,而是對生活的態度,或某運動項目也如是,這樣才有信念、方向、目標或動力,為自己注入能量;時間快與慢,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金錢買不到,也換不回來,重要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即使時間過得太快,也會從中有所得著,感到有意義或幸福感。

精英體育 如何帶來突破?

近日偶爾也留意一年一度的施政辯論,特別在過去一星期,也有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帶同屬下不同範疇的局長出席,講解新一年度在社文司屬下的施政方針,以及回應議員的質詢和提問;當然作為體育界的一份子,大家都對澳門體育政策抱有期望,而有部份議員,也向司長提出本地體育發展的意見和提問;對比過往,在『議事堂』,體育政策的關注度,無疑是有所增加,但是否就因此而對政府的體育政策,帶來重大的改變或思考,個人真是非常有保留,或可以說『保守』;在體壇,相信普遍都認為譚司長,和體育局領導部門,都是關心和積極推動本地的體育發展,在明年度的發展方向,政府繼續強調『精英』、『大眾』兩條腿走,政策導引相信普遍是認同,特別大眾體育這一環,其實是感受到提升,但精英體育,如何帶來突破?

受體育法規所限制

澳門五十多個體育總會,都是非牟利團體,絕大部份恆常運作的資助,都是來自政府,而其餘的部份,有些是來總會領導層、熱心人士、企業或各自總會在國際協會的資源,不同的總會有自己的難處,很難一概而論說足夠與否;而事實上,可能不同總會基於自身資源和人員架構,也有自己發展的構思,有些保守的,維持現狀,不過不失,達到推廣該運動項目便可,或者有個別,相信也是少數,擁有了總會,好似掛名或『世襲』一樣,偶爾才有『零星』的活動,發展推廣都欠缺動力,但相信現在很多總會,都是很進取,希望有所突破,除了政府推行的『精英計劃』,甚至希望能夠培養出職業的運動員,或到外地發展;但這方面,在現行的政策和施政方針,這麼多年來,似乎就是被體育法規所限制。

『舊瓶新酒』的論調

就以澳門現有的兩支職業籃球隊為例,在本澳沒有訓練和主場的地方,即使有心想投資該運動發展的企業或人士,可能久而久之都會卻步;又以過往的梁嘉恆為例,團體項目的個別球員,不符合政府精英運員計劃的資格,如何支持這些個別能力突出的運動員,為他們搭建平台,培養成為澳門體育的『人才寶庫』;這些例子說明,政府在法規和政策上,是否可以有所改變?這反而是體壇比較想聽,多過現在每年的『舊瓶新酒』的論調,否則上述提及的大眾、精英兩條腿走路,走極都是這條路,很困難再有突破。

                                頂爺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