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環境 有利提升 澳門劍擊愈趨青年化

新冠肺炎影響澳門超過一年,對體育界同樣造成不同影響。近年在亞洲區青少年成績有所攀升的劍擊運動,據知原本已覓得歐洲籍教練來澳,協助澳門集訓隊爭取打入2022年的杭州亞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外籍教練未能入境上任,眾多賽事亦無法參與下,幸好仍有不少有心人,在坊間努力為澳門培育苗子,為孩童們培養興趣,鞏固澳門劍擊運動的基層發展。

澳門在2005年參加世大運比賽(資料圖片)

初學者年齡普遍下降

    澳門坊間目前不論學校,又或私人的教學組織,能夠先引起學生興趣,讓他們接受相關訓練,大多數從45歲開始已可以參與,不少家長甚至會為他們聘請私人教授,補習劍擊技巧,疫情前那怕到香港或內地「補習」亦在所不計。大多數小朋友從「好玩」到有成績,甚至可以在上中學後參與比賽得獎,繼而入選澳門的集訓隊,這個過程亦相當順利。

 不少人認為劍擊選手很「有型」

05後劍手最具潛力

    正如前澳門代表成員及教練王瑞璋所講,澳門目前對外最有競爭能力的年齡層,應該是1520歲,這班熱情十足,時間充裕的青少年,整體上內部競爭亦較大,也是澳門最有潛力的一班選手。

 澳門不少劍擊選手從少開始學習(資料圖片)

疫情下計劃未能實行

    然而據了解要從青少年的水平再提升,得靠政府及總會的全力支持,例如有系統訓練和系統場地設施、安排水平更高的教練單對單「帶著」,代表澳門多出外比賽,可惜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很多計劃未能如期進行。

女劍手持現在較少見到的重劍

商業化教授培訓基礎

    不過在兒童的普及階段,私人教授方面,澳門劍擊運動體育會的教練楊慕寰日前就舉行一連三天的劍校內部賽事,學生分成十個組別競爭排名。除了學生的賽事外,同時亦邀請了多位劍壇名宿及一位在澳工作的葡國劍擊隊代表同場參與精英賽較技。他指出:「我們的技術水平仍在起步,雖然我們教出來有全年及分站比賽的全國俱樂部冠軍,但我們不會覺得水平很高,現在國內雖然是先進,但已經算劍擊界的老牌。」他認為亞洲區要看冒升上來的日本和香港,「日本的選手打世錦賽可以入到決賽,香港的亦可以爭取到入奧運會,主要都是訓練體制好。」

  幼獅劍擊俱樂部昔年三員猛將 - (左起) 陳宇川、楊慕寰及王瑞璋

場地靈活性互惠互利

    以一個私人的機構來講,教練楊慕寰可以做到的是辦一個大賽,讓大家參與;對外則可以用體育會名義外出參賽。但一個運動員要到一個層次的話,就要改變環境,包括學業的環境以及訓練的水平。

    近年參加劍擊的小學生愈來愈多,除了他們體育會本身的會址,以及一個氹仔的分教處,最近亦有在新口岸的商場負責人找上他,希望可以安排場地,讓劍擊學員可以帶旺場地。一方面解決練習場地問題,另一方面亦有助商場人流,實在是雙贏的構思。

楊慕寰(右)及王瑞璋亦師亦友

  精英賽高手過招出到「篤背脊」

環境改善 場地增多

    目前仍在大學推廣劍擊的王瑞璋,指出如今參與劍擊項目,與他在21年前開始時很不一樣。「以前人沒有這麼多,而且當年我會節儉得將舊的劍修整繼續用,現在小朋友條件比過去的好,很多家庭都可為孩子購置套裝備。」 現在的場地亦較過去多,愛好者可以較過去容易找到有賽道、有裝置的場地練習。

 Pedro Arede樂與澳門選手較技

葡劍擊代表喜見澳人多參與   

大約一年半年從葡萄牙到澳門工作的Pedro Arede,是葡萄牙劍擊代表隊成員。他坦言當他決定來澳門工作後,便聯絡澳門的劍擊學校,找地方練習,他感謝對方為他開啟大門。「我學劍擊很久,仍有繼續練習尋求代表葡萄牙的機會。較早前在俄羅斯喀山的奧運預賽,因為疫情關係,我與隊友商量過不宜冒險。」不過他仍在等待何時有機會,可以外出參賽,無論回葡萄牙參加國家賽、到歐洲參加國際賽,又或者有機會到內地以及亞洲任何地方比賽,他都樂意參與,只求有朝一日可以走出疫情這個困局。這名劍擊「發燒友」日常多接觸兒童及青少年選手,發現原來很多人投放資源在這項目上,亦有不少人喜歡這項運動。

 Pedro Arede仍努力尋求更多比賽機會

慶幸在澳  可續練習`

    雖然Pedro Arede生得高大,但他認為在劍擊這項運動來講,其實不太講究你的身型。「世界冠軍都有高有矮的,劍擊講求你技巧和動作,可讓你解決這些問題,這是與籃球不同的,技巧和動作才是重點,在國際賽比我高大的大有人在,我都可以有贏有輸的。」Pedro Arede在疫情之前到澳門,他感到澳門很安全。「我很快可以再投入訓練,對比我看到歐洲以及葡萄牙的情況,他們要停很久才可以再訓練,我覺得很幸運可以在澳門訓練。」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