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13歲接觸劍擊開始,我的人生就跟劍擊綁定了起來,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長、經歷都是發生在劍擊運動上,希望自己的學生也能通過劍擊見識世界。”隨著不同人生階段,何冰儀身份不斷在轉變,唯一不變的是她的每個身份,包括運動員、裁判員、教練員、創業者都是跟劍擊掛勾,就在上個月,何冰儀完成了國際劍擊聯會(FIE)首辦的女子教練研討課程,她期望能把嶄新的知識、技術都融入到劍館訓練系統當中,推動劍擊運動人才培養,也希望能為澳門劍擊總會貢獻一分力量,延續並傳承每個澳門劍手的劍擊夢。
何冰儀在本年7月完成了國際劍聯首個女子教練研討課程
卸下運動員身份只是新開始
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落幕後,何冰儀與女子團體花劍的隊友經歷著一段對未來的困惑及探索期,最終毅然放下了運動員的身份,而何冰儀亦因緣際會成為了一名小學老師,並為學校開辦了劍擊興趣班,“當時學校沒有劍擊課程,於是就著手幫忙開辦了劍擊課程,想把劍擊的樂趣帶給更多學生。”這個新身份為何冰儀燃點起新的熱情,疫情期間亦思考了更多,“學生們總說想多練點,但學校場地和訓練條件有限,只能算是興趣班。他們渴望能在劍擊上多學習、多訓練。”當時,何冰儀與同為前劍擊運動員的丈夫梁靖偉也有專職教劍的想法,於是在2020年就正式開辦了“凝飛劍擊”,名字寓意“凝聚眾人,展翅高飛”,正是何冰儀對劍擊運動的寄望。
何冰儀與梁靖偉創辦了“凝飛劍擊”
見證學員點滴成長
回想起開館初期,何冰儀坦言各種挑戰遠超想象。“頭一年幾乎沒休息過,一邊要兼顧工作,一邊要打點劍館的安排及訓練,女兒當時才一歲,連陪伴她的時間都很少。”多年來的運動員生涯讓何冰儀明白,想做好一件事,總要有取捨,那段日子何冰儀從週一忙到週日,腦子裡全是課程計劃以及家長學員溝通聯繫,直到大約一年後劍館逐漸步入正軌,何冰儀才全職投入到劍館的業務當中。除了有更充裕的條件教劍外,何冰儀也藉此機會重投訓練,“那時在當打之齡退役,一直都很不捨得,開辦劍館後就能與學生一同訓練、對打,剛開始時都是我在贏,到了一、兩年後,她們就贏回我了,這種感覺很奇妙,很高興她們能成才,也會想再次勝過她們,這種教學相長的氛圍,正是競技運動的魅力。”
何冰儀仍保持練劍習慣
學員們在劍館訓練
如今劍館已形成系統化教學體系,設有不同年齡層的班別,並具備成年專業隊的訓練條件及器械訓練區等,何冰儀希望劍館能成為澳門隊的人才儲備庫,讓學員通過系統訓練,爭取加入澳門集訓隊的資格,“現在我們有不少學員已進入青少年集訓隊,以前的選手都是要進入集訓隊才開始系統訓練,現在俱樂部成了他們成長的第一站,這是很重要的改變。”
兩人的教學理念是希望學生藉著劍擊在人生中有所成長
身兼裁判 累積經驗
除了教練員的身份以外,何冰儀還身兼國際裁判之職,曾於女子花劍世界盃、亞洲青年錦標賽等國際賽事進行執裁工作。“國際劍聯及亞洲劍聯近年積極推動女性裁判員及教練員的發展,退役後通過亞洲劍聯的推薦及資助,以及澳門劍擊總會的協調,考取了國際裁判資格。”過去一段時間,她大多時間應邀到香港賽事進行裁判工作,也曾協助國際賽事執裁,她希望能受邀到更多賽事交流學習,“累積了一定的裁判經驗,以在裁判工作中表現良好的話,就有機會受到國際劍聯邀請擔任像世界盃、亞運會等大型賽事擔任裁判。”
何冰儀身兼國際劍擊裁判之職
何冰儀曾於女子花劍世界盃執裁
參與國際劍聯首女子教練課程
另外,在2017年曾參加過亞洲劍聯教練課程的何冰儀,在本年7月再應國際劍聯邀請,赴格魯吉亞參加國際劍聯首屆女子教練研討課程,除了涵蓋專業的知識及導師指導外,也展開了賽事分析、戰術與策略訓練,並融入運動心理學、安全防護等環節。今次課程,各國家地區只有一個參與名額,何冰儀很榮幸能代表澳門參加。與8年前以運動員身份參加,“一半學習、一半學招”的情況不同,這次以專職教練身份參與課程的何冰儀有了更深刻體會,“當時以運動員身份參加,只覺得‘這些動作我都能做’,這次以教練的角度出發,就更明白導師們想表達的是‘我可以怎樣做,去引導運動員做到哪些動作’,真正意識到運動員是建基於怎樣的原因,才能學懂一個動作。”
何冰儀在研討課程上與各地導師及學員合影
與各地劍擊人員交流
以國際視野 回饋本地發展
回到澳門後,何冰儀立即翻看當年在教練課程寫下的筆記,跟最新學到的知識相互比對,在與丈夫討論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新思維及啟發,更希望把國際前沿的訓練模式帶回澳門,“劍擊是非常國際化的運動,不同國家地區有時對技術都有不同理解,這次從各地具威望的教練中學習並統合了起來,首先會將這些新知識及技術教給學生,以及跟劍館的教練員分享,另外就是希望能回饋給澳門劍擊總會,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一定會做。”目前,何冰儀亦向總會申請了顧問組的後勤工作,“感激體育局的支持及劍擊總會的栽培,讓我過去能以精英運動員身份參賽,現在轉換了身份,也希望能在裁判及教練領域作出貢獻。”
國際劍聯課程涵蓋專業的知識及導師指導
冀學生以劍為橋接軌世界
談及自己教授劍擊的理念,何冰儀強調參與劍擊不應只追求成績,“我並不會要求學員要拿到什麼獎項,真正重要的,是通過劍擊學到了什麼,像是磨練自己的性格、認識真誠的朋友、打比賽時跟各地選手交流,這些才是最珍貴的。”她期望劍擊能成為成長的媒介,讓學生積極裝備好自己,抓緊機遇,見識世界“當你接觸到更多厲害的人,才會反思自己在哪裏可以做得更好,澳門雖小,但機會很多,關鍵是要做好準備,永遠抱著學習的心,把握機會與世界接軌。”
何冰儀希望學生能通過劍擊見識世界
何冰儀的人生一直與劍擊掛勾
劍擊運動近年在港澳地區掀起熱潮,何冰儀喜見澳門劍擊發展有著顯著進步,不論是劍擊俱樂部、參與人數、興趣班、劍擊比賽都在不斷增加,澳門劍擊總會也投入了很大的支持,聘用了專業的教練團隊,運動員持斷突破,女子花劍在亞錦賽、世大運締造歷史佳績;男子團體花劍亦首次打進亞錦賽八強,達到申請精英運動員的門檻。
何冰儀以教練身份為澳門劍擊發展貢獻力量
何冰儀最大成就感是學生能有所突破
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如今的何冰儀,依舊保持練劍的習慣,但是在劍擊路上的追求與成就感上產生了改變,“現在的學生的訓練及參賽條件都比我們當時更好,看到他們全情投入劍擊,開始有所追求,都會感到開心及欣慰。”正是這種運動員與教練員身份的轉變,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最大的成就感一定是學生們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像是做到某種突破、能夠處理好情緒、或者是跟我分享一句‘今次比賽我做到了你教的技術’,都讓我有很大的滿足和體會,做運動員與教練最大的不同就是‘多考慮他們,少考慮自己’,期望劍擊能成為學員們成長的媒介,自己也將繼續在教練崗位上,盡我所能,在他們的劍擊及人生路上給予幫助及引導。”
何冰儀期望能回饋本地劍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