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走向精英化 輔助團隊不可少 體能訓練見成效 科學協調進度佳

    澳門運動員訓練走向精英化,當然需要更全面的配合。隨著體育局轄下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投入使用,由運動醫學中心派駐其中的輔助團隊分工愈見精細和專業。今期將會介紹一下,運動員身體機能監測的團隊,包括運動科學訓練員及體能訓練教練,為運動員度身訂造最佳訓練方案,以期得出最優秀的運動表現。

A3 運動員身體機能監測的團隊與運動員合作無間.jpg

運動員身體機能監測的團隊與運動員合作無間

專業團隊協調各方

    運動員成績的體現,簡單而言是以他們的運動表現為目標,當中分為教練團隊和支援團隊兩部份,身為運動科學訓練員的麥銘深和楊蕾,主力協助改善精英運動員的運動表現。

A2 麥銘深和楊蕾為運動員協調各方,打點一切。.jpg

麥銘深和楊蕾為運動員協調各方,打點一切。

為運動員建立系統訓練

    麥銘深(SAM)介紹:「我們將所有的工作整合,例如運動員想提升表現,傳統手法就用大訓練量、大強度,但現在很多考證研究,用到非常科學的方法。」目前到他們手上的運動員首先要有評估,「正常要問他背景資料,再進行運動科學化訓練,還要跟進瞭解個人背景,再跟教練設定的訓練計劃,要做篩查,檢視當下有沒有受傷;再做評估,基礎體能、力量、測試他們的能力,除了目測,亦有儀器協助,甚至亦要瞭解他的營養情況。」然後為運動員建立一個系統,其他同事按部就班,協調安排的工作。

    當中的運動科學訓練同事,包括劉富賢,彭逸龍和劉公博,基本上與上述兩名同事在同一組,不過這三名同事更主力在直接應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項目上。

A4 從觀測及儀器協助,運動員的體能體質特點,都能一清二楚。.jpg

從觀測及儀器協助,運動員的體能體質特點,都能一清二楚。

體能訓練針對項目細節 

    劉富賢解釋,他們雖然亦是輔助運動員以各式器械、動作來優化運動表現,但與坊間的健身教練絕不相同。「我們與健身是不同,健身主要是改變外表,有多少力量不重要,但我們則注重在力量,外表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目標是要他們的運動表現好就是。」目前劉富賢手上有武術(女子)、保齡球和單車三個項目,過去亦有些因應參加運動會而需要找他特訓的項目,例如去年亞運會的三人籃球項目。彭逸龍則負責武術(男子)、散打、空手道、柔道及跆拳道。

A1  劉富賢(右)與彭逸龍同為運動員出身,現在以自身經驗和學問回饋給其他後進。.jpg

劉富賢(右)與彭逸龍同為運動員出身,現在以自身經驗和學問回饋給其他後進。

每年設計年度計劃

    劉富賢舉例:「我會根據他們團體項目設計訓練計劃,假設三人籃球,三人之中某些能力較差,便會加些輔助訓練調整,但大致訓練內容都會一樣。主要按項目為主,因為有時很難個別處理,如武術的人數少些,可以拆細一點,針對個人需要而設計,改善某些小動作。每年我們都有年度計劃,跟教練開會討論,以武術為例,教練一般都會要求增強運動員爆發力,這是主項,但我們會根據運動員個人特別,例如他們力量好的,但不懂得運動出來,我們便要改善他們的彈速;亦有運動員彈速很好,但力量不足令他們彈不高,這些都是我們團隊要為運動員考慮的問題,教練給我們大方向,我們經過體能測試來將數據給教練分析。」

A5 劉富賢跟王詠欣解釋練習狀態.jpg

劉富賢跟王詠欣解釋練習狀態

體能訓練 不等於 練大隻 

劉富賢指出:「基本上來到這都是精英,而我們為他們設置的計劃,進步都是在預期之中。澳門一般帶有對抗性、搏擊性背景的項目,運動員接觸體能鍛練都比較多,反之很多耐力性、技巧性的項目會較少接觸到,一來他們很怕會操得大隻,但事實上很難操到大隻,基本上要有足夠訓練量、營養以及休息,如你的專項的訓練量已經很多,亦已來不及補充,那可能大隻?」劉富賢更指出,其實很多項目都需要體能訓練,鍛練能夠讓心率穩定、柔靱性、旋轉爆發力等有所提升,自然有助運動員的整體表現。「透過動作模式可以拆解動作,從學術性名詞中可以分析到各個不同項目所需要鍛練的重點。」

A6 劉富賢能用數據分析出運動員能力上的優劣之處.jpg

劉富賢能用數據分析出運動員能力上的優劣之處

鍛練體能 配合飲食

運動員表現有突破

用科學方法配合體育專項訓練得到成果如何?看看兩名在集訓中心的精英選手,如何評價體能訓練對他們的幫助,以及中心整體提供的配套評價。

現年二十歲的武術精英選手王詠欣,主攻長拳、劍、槍,顯然是李褘的接班人選。她謙稱:「師姐成績好令我有壓力。」暫定目標想在25歲前出到好成績,從小參加武術項目,自從有體能訓練後,亦感到顯著的差別。

重訓有氧取得平衡 

「體能教練會針對各運動員不同的弱項,像我力量是夠的,但不懂運用在跳躍動作上,體能教練就會配合我,在計劃中針對這方面提升,再者有個有規律的體能訓練後,對我們技術的保護很有幫助,不再容易受傷。」

現在她每周有四節體能課,兩節跟教練,兩節自行做,因為她住在集訓中心,有空亦會去做體能,踩單車或去做治療。「自己喜歡做重訓多一點,作為長拳類別,做重訓亦不怕,因為女仔不會容易做到大隻,而且我們這裡做重訓,練套路時是有氧運動,所以會平衡返。」

目前王詠欣與梁雪禎同房,正常是同項目一間房,套路得我一個,散打得佢一個,所以安排在一起,兩人有時傾計都可以交流一下。

B1 王詠欣在體能鍛練輔助下,表現大有進步。.jpg

王詠欣在體能鍛練輔助下,表現大有進步。

下盤穩健 表現出眾 

住在集訓中心三年的空手道選手方文浩,坦言中心設備上較完整,訓練技術上沒有其他壓力。「我們有個體能導師,每周都按計劃去做,體能上改善很多,力量和速度都有進步。」方文浩稱。

「我平日食東西都有自我控制的,日常要返理工上學,在中心逗留最多是空手道館和體能中心,我之前有個隊友同房,現在仍是精英運動員。在中心最喜歡是體能中心,喜歡做體能活動,所以平時多留連在此。做了體能覺最好是下盤力量有提升,尤其我套路要打個人及團體,消耗很大的體能,要讓自己長續航,現在練好了比賽感覺會好多。」

B2 方文浩靠體能訓練,提升體力應付兩個大項。.jpg

方文浩靠體能訓練,提升體力應付兩個大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