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場大戰 澳隊能否一嘗捧盃滋味 代表隊需更多賽事 去檢閱自身水平

粵澳盃籃球賽周四晚已在澳門進行首回合賽事,次回合來緊三月四日星期六,將會移師陽江市舉行;賽事自二零一七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是第七屆,過去六屆都是由廣東奪冠,看看今屆澳門能否一嘗捧盃滋味?這是籃球代表隊自去年十二月,疫後復賽首場大戰,籃總早在社交平台發放相關宣傳片和海報,務求引起更多關注和支持,希望代表隊新一年能夠有個好開始,為本年接下來賽事打下基礎,也從新吸回球迷關注;而球員在高級組籃球銀牌賽展開後,亦需時間找回比賽節奏,所以相信只要專注和努力訓練,球隊狀態必定有提升,通過高強度對抗比賽,提升自身和本地籃球運動水平。

藉賽事機會去展現  證明隊伍的精神面貌

事實每個運動項目,其本地最高組別聯賽,以及成人代表隊賽事水平和成績,往往是該運動其中一個發展重要指標,也是對各梯隊提供『刺激』的動力,亦可以說能否吸納更多人支持和關注的元素,例如本土賽事競爭和觀賞性不高的話,又或者代表隊往往成績都不如理想,就反映出這運動項目的發展,應該未達標,甚至是滯後,所以代表隊需要更多賽事,去檢閱自身水平,從另一角度去想,也是藉此機會去展現給大眾,證明隊伍的精神面貌、價值和能力,從而為所屬項目帶來發展的動力、建立更多支持者去壯大關注的底層,相反,也有機會帶來負面批評,但作為競技體育的持份者,這是需要用積極心態面對,這樣才會有突破的機會。

循環才是競技『周期』

疫情穩定後,本澳社會從民生、經濟、體育、文化等不同範疇,已逐漸復常,也展開不同活動的重啟,近日除了本地體壇非常熱鬧外,多個項目的隊伍也前往內地、香港、甚至海外參與集訓和比賽,特別入選今年九月底杭州亞運的隊伍,更加是密鑼緊鼓加快備戰步伐,即使未有機會參與亞運其他項目,也需要不同級別比賽,去檢視疫情三年多以來,各運動員的水平如何?甚至所屬總會發展情況;因為始終訓練與比賽,是完全兩回事,當中除了涉及技戰術,心理素質、鬥心在不同場景應對和調節,亦是非常重要一環,還有行政和背後團隊,包括教練、醫療、營養等配套,支援是否到位?也需通過『實戰』來總結,再制定下一階段目標和發展,這樣的循環才是競技『周期』。

總會也用社交平台作宣傳

另一方面,現時資訊發達、電子平台方便快捷,已成生活不可或缺一部份,見到不少總會除了用傳統方式,例如電郵和網站發放消息和宣傳外,也會利用不同的社交平台,去吸引關注和推廣,而事實這也是非常方便,如專欄開始提及粵澳盃籃球賽,籃球總會也有用社交平台去公布資訊,因始終現時普遍生活習慣,大眾都會使用各種社交平台,這樣可加快和加大宣傳效果,而看到的人也可推送或分享出去,間接將接觸面倍數增加,當然也要看各總會是否有這想法、人力去跟進,因為若然資訊沒有更新,就變了失去了其功用和意義!

--- 頂爺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