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一場大型賽事,像澳門龍算總會剛剛完成的國際龍舟賽那樣,除了我們所見到的競賽、裁判等組別,原來有不少幕後功臣齊心合力,才可以將一項賽事辦得有聲有色。
龍舟總會第一副主席兼競賽總監何容輝,人稱東哥,坦言今年三月已開始為賽事做準備。「對比去年一口氣三日做賽事,今年端午正日與之前的周末相隔有五日,已經給予龍舟總會最大便利。」他指從三月中開始有在維修,視察航道的設施上亦看看有沒有要修整的,另外很多工作組別,像醫療、清潔、救生、保安……合作組成賽事。
(左起)澳門龍舟總會理事長鍾漢權、世界龍舟聯合會主席MILE THOMAS和澳門龍舟總會第一副主席何容輝。
天氣不能預期,但賽事必須做好準備。
工作人員分工清晰
接待組精通多國語言
在觀賞龍舟賽事時,一般市民少有知悉的可能便是接待組了。接待組一般有七至八人左右,顧名思義是為接待外隊而設。其中成員冼先生未退休前亦有參與體育運動,他說:。「因為我們都識幾種語言,便於溝通,所以被安排加入接待部門,為每年國際龍舟賽盡一分力。」通常有二人駐守酒店,其他人是流動。今年有十五支非本地隊伍,都是由他們負責招呼。一般他們基本會英語、普通話、廣東話,過去幾年有俄羅斯、葡國隊到來,冼先生還會葡萄牙文及小小法文,足以應付。「做了這個位置五至六年,今個比賽做了七日,我們這份工作除了退休人士,亦只有不用上班的人才可以勝任。」
接待組享受每次與不同隊伍交流
變相成為尋失物組
談到工作記趣,主要是外隊可能太興奮,通常失物或忘記帶東西,今屆就有年青龍舟隊員說遺留了護照在機場洗手間,因未成年既要報失又要找領隊作為監護人代為領證:另又有一隊突然在練習時遺失了證件,幾乎波折原來是一場誤會,不過這種事幾乎年年都發生。
問到外隊有沒有需要他們領著去遊覽?成員之一的何永康表示要讚揚澳門旅遊局的宣傳了得,外隊對澳門的旅遊活動瞭如指掌,比本地人更清楚。
由於來澳門參賽的年齡層很廣的,照顧他們有時亦吃力。「有個別隊伍以前試過九時集合,有人失縱半個小時不出現,之後自己再坐車去口岸會合。」
「又有一年泰國女子隊有人帶吉祥物公仔來,結果遺留在酒店,一周後由接待組一名女成員親自送返去。」歷年記錄下來,失物事件最多。
為直播的電視台攝影師也為賽事而努力
救生部門以高科技保安全
東哥提到的救生部門,十多年來由救生協會理事長方念森拉隊組成,今年更引進最新式的擔架,快速潛水裝置。他介紹:「不需潛水衣,只消十五秒便可以穿好準備,並有多種配備,就算平日在民防救災都用得上,在海關蛙人部隊未到來前可以作簡易的潛水拯救。」方念森協助龍舟賽有十多年救生經驗,指賽會素來小心謹慎,未有重大事故發生。
救生協會新購置的最新工具
可供一邊推傷者走,又可以讓救護員在上面做簡單急救的擔架車床。
不過本身他們也曾參與過本澳的渡海泳及鐵人賽救生工作,也有遇到不幸事件。「遺憾在渡海泳發生過人命事件,不過這很視乎運動員本身條件,一般參與人太多,我們難以照顧所有人。」
十五秒可以穿好的新式潛水裝備
救生協會目前有三十人左右,由於再次加入世界救生協會,加上有天鴿事件發生,激發他們希望招募更多青少年加入。「我們現在亦有舉辦青少年的比賽,救生講座等,低至十歲也可以學習救生智識,希望有更多青年人加入。」
那怕有水災都可以安全和舒適地拯救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