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乒乓球世界盃上周末在澳門煞科,中國天后孫穎莎無驚無險,順利奪冠,衛冕,再度顯示出高半班實力。叫世界乒壇震驚的是,巴西球手雨果先後擊敗世界排名第三,第二,第一的好手,問鼎冠軍,創下巴西以及南美球員首次奪得世界三大賽冠軍的歷史。而叫人驚喜的是,中國澳門球手終可以主辦地外卡球手身份打到世界盃,陳梓賢,石慧莉適逢其會,不單是他們球員生涯的一大突破,也是澳門乒壇打破近年悶局之舉。不過這個「驚喜」卻甚有諷刺意味!
澳球手近年參與大賽機會減
澳門乒乓球近年陷入低谷,已經四,五年沒有參加過亞洲賽,世界賽,年輕一代球員苦無國際賽機會,這對澳門運動員乃致命一擊,問題不限於乒乓球,其他項目亦然,筆者本欄寫過多次。而乒乓球更叫人意難平的是,澳門近幾年舉辦過的世界頂級乒乓球比賽相當多,男,女子世界盃經已連辦兩屆。連同回歸前的一九八七年,澳門已辦過三屆世界盃;在八七年那一屆,澳門有球手參賽,2024年卻沒有,到2025年才有機會。另一方面,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 (WTT)2019年創立,2020年首項賽事在澳門開打後,每年都在澳門安排比賽,可是除新近入藉澳門的前世界冠軍朱雨玲外,澳門球員能藉主辦地外卡參賽的機會極少。
冀增「外卡」出賽機會
筆者支持澳門多辦真正的國際頂級賽事,但必須多一點考量,應該藉機會讓澳門運動員能從中得到參賽以及鍛鍊機會,以上乒乓球的情況叫澳門人尷尬,難堪,莫非澳門只能搭台讓他人來表演,自己球員卻只配當觀眾?眾所周知,不同項目的國際體育比賽多有「外卡」制度,讓主辦地或者一些特別情況的運動員可憑「外卡」參賽,這是常態。希望澳門球手今次參加乒乓球世界盃是好的開始,之後陸續有來,各方都要爭取。
--- 甄慶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