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去年底辭任籃協主席 中國籃球今後何去何從?

2024年中國最轟動的體育新聞,除國足前主帥李鐵被判刑等足球腐敗案外,姚明十月底辭任中國籃協主席也是核彈級的體壇大事,中國籃球「國足化」叫人之惋惜,中國籃球何去何從?

 

姚明統領下「先揚後挫」,「陰盛陽衰」

 

姚明是中國最有名的籃球員,是NBA名人堂人物,退役後回國,2017年2月帶著雄心壯志,當選中國籃協主席,同年7月擔任CBA公司董事長,不斷改革中國籃球及職業聯賽,成效簡單可用「先揚後挫」,「陰盛陽衰」來形容。在姚明7年任的七年來,中國女籃獲得了2018年亞運冠軍,2018年世界杯第6名,2022年世界杯亞軍,2022年亞運冠軍,2023年亞洲杯冠軍,成績有交代,儘管巴黎奧運表現不如人意。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中國男籃戰績比女籃差多了,雖然2018年亞運仍能奪冠,但2022年亞運跌落第三,2019,2023年兩屆世界杯未能出線,亦無法入圍2020年東京奧運和2024年巴黎奧運。

 

辭任主席旨為新班子

 

十多二十前,筆者在機場碰上三個巨人,原來是姚明,巴特爾及王治郅,難得三人一起,筆者混合其中,拍了一張很有趣的合照,記錄下這段中國男籃最巔峰期的三大將,可惜今天的中國男籃已由當年的亞洲一哥,逐步「國足化」淪為亞洲二流,國人早已不滿,加上日本籃球崛起,去年更出了一個表現亮眼卻只有一米七的NBA新星河村勇輝,叫人心有戚戚然。據傳媒報道,姚明稱辭任主席是認真思考的決定,亦基於中國籃球發展考慮和個人規劃做出的。在任期還有兩年才結束的當下辭任主席,旨為新班子留下一個完整的奧運週期即約四年時間,以便更好開展工作。

 

不能全怪一個人  也不能全托一個人

 

    中國男籃衰敗,走上與國足差不多的路,既不能全怪責一個人,也不能全寄托一個人可以解決中國籃球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弊病,哪怕這個人是巨人姚明,這對他不公平。作為球迷,看得出姚明已盡力將在NBA學到的那套先進理念,技術帶回中國,無奈國情不同,國內的體育制度以及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根本用不下,是以無論男國足抑或男籃都好,沒有體育制度改革,不提升國民,球員,管理層質素,十個姚明都沒用,這老生常談了。希望姚明如願多陪伴家人,好好享受生活,有機會再為中國籃球作貢獻。

 

--- 甄慶悅 ---

PS 0814 Sport Check11.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