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意義濃 文體共融兩相通 文創產業爭簇擁 澳門與眾不相同

打造品牌意義濃,文體共融兩相通。文創產業爭簇擁,澳門與眾不相同」。

如何打造體育之城品牌

2024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和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的重要時刻,亦是實施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 2028 )的開局之年,將是充满機遇的一年。社會文化範畴如何履行責任擔當,以居民福祉為優先,積極回應廣大居民的關切需要?如何致力體育發展所需,打造體育之城品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公佈了澳門體育場地調查報告,為未來體育場地的規劃提供參考依據。啟動第15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志願者及合作夥 伴招募工作,至今接近1萬人報名。今年支持及合作舉辦超過17項大型賽事,包括舉辦第70屆大賽車,錄得約14.5萬入場人次,超過疫情前水準,發揮體育盛事的聯動作用。另外,因應體育基金運作的問題落實優化措施,加強監管,確保資助妥善運用。

可聯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

歐陽瑜在回應議員關注文化體育發展時表示,希望澳門通過打造演藝之都、體育之城兩個品牌發展成為產業是政府最終目的,故「1+4」經濟適度多元政策中有文化、體育兩方面,正正是希望達到產業發展的目的。歐陽瑜認為今屆大賽車有一個好現象,不只發展體育賽事,而是可聯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體育局把大賽車Logo讓文創業界設計文創產品,據了解銷售情況理想。

有議員質疑為何大賽車舉辦70屆才第一次商業應用Logo?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稱視乎政府把體育活動視為賽事還是產業,現時開始政府把大型體育賽事視為產業,便會把相關標誌應用及設計文創產品。

檢討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

檢討精英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成效,歐陽瑜表示,會從兩方面檢討,包括能否擴大精英運動員的範圍及能否加大投入,檢討後會盡快公佈。精英運動員退役有四年資助,雖然數量不多,但每一名進修是碩士學位。本地運動員今年參與大型運動會的成績相對較好,總共取得四金、七銀、七銅,未來會加強培訓。體育人才培養涉及場地、人才、師資、生活補貼及輔助人員的問題,場地方面已有運動員培訓中心,而輔助大樓亦正在興建,歐陽瑜表示這段時間本地運動員的成績進步,一方面是運動員努力,另一方面是運動員有恆常訓練基地,有利於運動,並提供專業教練、醫學運動服務等足夠資源予運動員。另外澳大、理工、旅院對運動員的缺勤考試、合理缺勤、免考入學、補課已提供協助,當局希望推動大專院校對運動員提供更多便利。

大眾體育成效顯著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回應議員關注大眾體育時表示,特區政府多年來推行大眾體育,成效顯著。今年1月至10月錄得11萬人次參與體育局舉辦的大眾體育活動,預計至今年年底逾500萬人次使用局方轄下的體育設施,相信大眾體育的成效越來越好。對於議員詢問如何能創更多屬本地品牌的體育項目,潘永權回應稱,局方一直舉辦不同的大眾體育活動,創設體能挑戰、小戰士等賽事,推行數年間有鄰近地區體育愛好者專程來澳參與,相信每一品牌活動需時打造,相信時間累積下大眾品牌活動體育成效顯著,對體育產業亦起到正面作用。

關注全運會準備工作

議員關注本澳2025年承辦全運會的準備工作,潘永權稱,當局派代表團到杭州觀摩學習亞運會的技術,包括賽事安排、媒體接待等。20219月西安全運會時,體育局已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學習,包括通過科技辦賽事、如何把賽事辦得更理想等工作。他相信本澳在2025全運會準備充足,按既定日程準備好相關工作。潘永權表示,區域體育比賽合作不斷商談中,近幾年漸有起色,包括大灣區三人籃球賽,每年在大三巴舉行賽事,越來越多大灣區運動員來澳參與賽事,當局會與珠海、深合區在研究跨境賽事繼續作出努力。

「體育品牌有所聞,成效才是美善真。旭日朝陽皆有夢,社文詮釋此精神」。

--- 漣 漪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