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伊始,萬象更新。在此祝廣大讀者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運動員披金戴銀,澳門體育砥礪前行。需與時並進、砥礪前行的,還有澳門傳媒們。體育週報新年新搞作,澳門首個網上專講體育的〝體週論壇〞2月23日
繼年前益隆炮竹廠〝細地換大地〞的驚天巨案後,廉署今周再揭破疊石塘山建築項目土地張冠李戴、偷天換日、違規放高,不同部門涉嫌違法違規,事件疑點處處,黑幕重重,促政府收回相關土地,檢察院已接手跟進。澳
北韓南下韓國平昌,參加冬奧運有新發展,〝玩嘢〞事在必行,一日未到開幕都有變數,說明與北韓打交道絕非易事,筆者也有過類似經驗,說來幾好笑。 運動員鮮有主動交流 筆者年青
近周體壇發生很多事,2017年度高度競技獎金頒發、十名民選體育委員選出,更有新鮮感的是黎家棟、劉晉邦兩名籃球健將,正式與中國忠信功夫簽約,參戰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成澳門史上參戰的首兩人,這
體育不應與政治掛勾,這是運動員的良好願望。事實上,世界沒有這支歌仔唱,兩者關係密切,只是台底或台面之別。最新例子是北韓或與韓國組隊一同出席韓國平昌冬奧運開幕式的機會高唱入雲。 北韓接
2018年學界體育第一擊是男A、女A排球決賽,今屆首度移師理工體育館進行,吸引近千觀眾,氣氛相當好,超出預期,絕對是十幾年來最多觀眾的本地排球賽事,希望這股熱潮繼續燒落去,澳門排球極需要新火花。
2017年尾,澳門媒體又掀起體育運動專業化討論,説政府在研究中。話題雖老生常談,當中大有文章,值得一再討論、研究。 夢想很美好現實卻殘酷 以過來人經驗,相信很多體育人〝入
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起身 光陰似箭,2017年快將成為歴史。過去一年,澳門經歴了很多人和事,社會傷痕累累,對很多事都感到無奈、無力,失去信心,尤其特區政府的施政表現,澳人感受甚
荷包膨脹了生活卻不快 執筆之時,正值澳門回歸十八周年。若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澳門特區剛出生,十八年後的今天,已是十八歲的大好青年,正所謂初昇之太陽。無錯,澳門人
中央近期再打體壇一鎗 「運動式」打貪難根治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至今,銳意打貪,不單官場、商界人心惶惶,其他領域要員也膽顫心驚。無他,生活在當今中國,拜金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