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體育結構很有趣

    澳門體育結構很有趣,長期以來參與人數高企有游泳,不過各走極端,孩童習泳的數字不少,無論政府或私人辦訓練班均迅即額滿,然而提到能夠達到頂尖成績的,每年都跑不出一兩人,若要那一兩人全身投入更難;然而過了那個青壯年時期,酷愛水中活動的長者又會冒出來,可以說是澳門長者運動員的一項分支,現在他們又有時間動力,可以再次投入其中。

有能力亦有心人

    另一項深受歡迎的運動 - 羽毛球,民間的受歡迎程度甚高,加上場地要求高,當然亦屬於場地不足之列,所以平日看場地的滿座率,我相信沒有人懷疑澳門人喜歡羽毛球的程度,近年在澳門的大型賽事中,亦見到這些運動愛好者的身影。同樣反過來要求取高水平運動員參與,數目則相對來講太少,較早前有過龐大的集訓計劃,然而求得個量又欠了個質,尖子難求,更難求是在亞洲這個羽毛球高手雲集的地區,要闖出名堂不易,亦要付出鉅大的努力,有能力亦要有心人投入,故此令羽毛球界別的選手組成形成尖銳金字塔形狀。

觀眾慣性免費看賽事

    至於最多人關心的運動,相信非足球和籃球莫屬,兩項體育運風靡全球,靠著多年來從電視上渲染習慣,看世界盃、歐聯賽、英超、意甲、西甲、NBA的球迷數字大家不用懷疑,繼而受到影響而喜歡打籃球、踼足球的人數亦不會少,那怕說實在一句澳門的足球和籃球整體水平不算太高,但參與的人亦不少,本地聯賽可以說是一個最佳證明,然而最令人不解是在澳門欣賞這兩項目的觀眾,可能長期看了太多高水平賽事(免費的),讓澳門舉辦足球、籃球大賽時,大家都慣性地維持在不想買票的時代。平日不用買票的本地賽事固然乏人捧場,本地要付款入場的比賽亦對他們造成巨大阻力,如果要將足球和籃球兩者推向職業化,除了從球隊、球員入手,觀眾的改革也需要配合吧!

如何實際支持球員

    當然大家或者對個別總會的行政手段有異議,,但一方面在網上聲稱支持球員,但讓人看不穿到底怎樣作出實際支援這也很令人費解。澳門的體育界組成部份,其實亦相對地民主,讓有能者居之絕對不是夢,過去亦發生過有「取而代之」的體育總會班底,不止一個例子,大家若真的夠團結,很多事是可以改變的,問題在於大家是否真有心辦好一個體育項目?還是純粹的「吃花生」而已?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