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香港雖然有限聚令,市內不少公眾場所,包括球場、泳池甚至食肆都被強逼關閉或限時開放,學生連學都不能返,更不要說學界賽事和暑期活動;職業體育賽事停擺,甚至是職業體育項目亦不能倖免,據知去年香港有超過五十家健身中心結業,影響所及有不從事健身教練工作者失業,一時之間要轉職不是易事。
大型體育盛事相繼取消
香港過去以「盛事化、精英化、普及化」幾個層面來發展體育,那些擁有M MARK的盛事,像渣打馬拉松、七人欖球賽等多項大型體育盛事相繼取消,主辦單位及贊助商損失甚巨。本來他們這些有國際視野,既可提高香港國際地位,並以此推廣旅遊業,刺激本地體壇發展,就算香港的防疫工作有起色,但國際上的交流真的可免則免,盛事之說,這一年半載內大家都難以存有希望。
可以練習 難有賽事
退一步講,精英選手可以繼續練習,但難有賽事,近期還好有國際羽毛球賽,大家都是拚盡來參加,然而有關的運動周期多少受到影響,加上素來香港體育精英是講成績不講人情,今次疫情變陣,未知會否為受到影響的選手延期,再者後起之秀看到現今社會時勢,又會否仍能一往無前,全身投入全職運動員生涯?
可開放花市 不開放球場
沒有精英,就說普及這方面,維園開給花市亦不開給市民做運動,球場泳池等公眾場所大家更不用想像,市民唯有各出奇謀努力鍛鍊體魄,若是私人的體育教練又如何?只可以單對單的訓練、抑或全部都推出網上課程?
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坊間有不少方法,都是希望可以繼續他們所鍾愛的體育運動,像隔離泡泡、虛擬比賽、視象學習等,都算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同樣澳門若要與國際體壇接軌,類似的手段也許亦要參考,像女排賽可能要要以隔離泡泡來成全,不過坊間目前仍在安全區內,對任何冒險的反應有時偏大,看來需要更多時間教化以及開導,才可以讓大家向恢復正常邁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