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賽價值在於「發現問題,而非證明完美」

    距離粵港澳聯合主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僅剩半年,澳門各項測試賽已陸續展開。測試賽作為正賽的「壓力測試」,旨在檢驗賽事組織、場館運作、交通配套等環節的流暢度。然而,隨著賽事規模擴大,部分潛在問題仍需提前部署解決方案。

賽事期間現雙重壓力

    在賽事期間,澳門將面臨日常通勤與觀賽人流的雙重壓力。特別是全運會賽期可能與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重疊,交通疏導將成為重大挑戰。現階段可考慮運用AI交通預測系統,模擬十一月工作日的高峰時段車流,提前規劃巴士專線、加密輕軌班次。例如,針對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等主要場館,可設置賽事專用接駁巴士,並為媒體安排指定運輸路線,避免與常規公共交通系統衝突。

人潮疏導仍需優化

    此前籃球測試賽的入場安檢程序已趨完善,但大型賽事散場時的人潮疏導仍需優化。參考過往舉辦國際乒聯世界盃、澳門女排大獎賽的經驗,工作人員在引導觀眾離場方面表現良好。然而,全運會規模更大,主辦方需考慮是否擴充現有人手,或對原有團隊進行升級培訓。例如,可在場館周邊設置多層次分流區域,利用電子指示牌實時引導不同出口的觀眾,並協調警方在關鍵節點加強疏導。

模擬極端情況

    測試賽的另一重要功能是暴露潛在問題。建議主辦方模擬極端情況,如突發天氣導致賽程延誤、大量觀眾滯留等場景,測試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同時,應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賽事組織辦公室、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等單位能實時共享資訊,快速響應突發狀況。

各環節須有機結合

    測試賽的真正價值在於「發現問題,而非證明完美」。隨著賽事臨近,主辦單位需以更系統化的思維,將交通規劃、人流管理、應急響應等環節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全運會順利舉行。粵港澳三地協作經驗也將在此過程中得到寶貴積累,為未來合辦大型活動奠定基礎。

--- 雲飛揚 ---

COVER(洋洋)3.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