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運賽事關注點不在誰勝誰負

    自從當年澳門一口氣舉辦三個綜合運動會後,特區政府似乎都未有再辦「試運比賽」,試運賽事顧名思義為了要讓正式比賽時更順利,良好涵接賽事中的各個部份,不得不演練一次。當然以澳門歷年來辦過眾多賽事的經驗來講,一般單項賽,又或者平日的賽事,只會有「周到」和「更周到」的差別,然而為何對今次全運會嚴陣以待?問過了籌備辦公室同事之後才瞭解,原來當中有很多細節,必須按國家慣常的程序來做。

澳亦曾辦全運預賽項目

    如果大家一直有關心澳門體育,或者仍會記得曾幾何時,澳門亦有辦過全運會預賽項目,當時就是武術賽事,雲集了海量的武術高手在澳門塔石體育館較量,讓筆者印象最深印的,原來是內地賽事,套路動作與我們在澳門看慣的國際競賽套路並不相同,單以當時所見,太極的動作難度要比國際賽高出不知幾許,別說要練,就是要評亦是另外一套章法。

全運比亞運競爭更激烈

    很多人說個別內地特別擅長的項目,全運會可能比世界賽、亞運會、甚至奧運會精彩,全運會是國內尖子們爭取得到代表國家,挑戰全世界的門票,例如今次可以在全運會奪標的選手,很大可能正是下屆洛衫磯奧運會上國家隊成員,又怎可能競爭不激烈?在如此重要,對運動員前途攸關的賽事,國家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處理,那怕是裁判或動用到的工具素材,相信亦與一般賽事不同。

要看  就看賽事的組織

    就是因為國內賽事更嚴格、爭持更激烈,所以澳門亦將必要以這種格式進行。試運賽事的關注點也不在比賽是否精彩或誰勝誰負,整個流程的處理,按制和崗位上的調配和完整性,能否達到國內要求的水平,特別是各個我們認為是最強勢的項目,要看,就看賽事的組織現場工作情況

--- 雲飛揚---

INSTAGRAM(洋洋)2.jpg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