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飄香,端午到,龍舟競渡。望南灣,旌旗招展,百舸爭遊。倚天屠龍人不信,鳳艇笑傲錦戰袍。抗疫情,看龍飛鳳舞,鬥風流。汨羅水,楚江愁;松山月,荷葉酒。家國情,解讀屈子離騷。鑼鼓聲聲驚鏡海,號角綿綿振濠洲。奮當先,求索爭上游,誰優秀」?(調寄 滿江紅)
現場內外氣氛依然熱烈
一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龍舟賽」,繼本月廿一日在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率先上演小龍賽事之後,標準龍比賽在今日端午節舉行。雖然沒有邀請外隊參加,但本地共有一百零八隊報名,現場內外氣氛依然熱烈。雖然烈日當空、高溫似火,但參賽隊和啦啦隊彼此互動,場面熱鬧。
端午賽龍有「抗疫消災」意義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傳統的「祭龍」日,象徵著「驅瘟、僻邪、避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澳疫情相對穩定,端午賽龍有著「抗疫消災」的積極意義。「端午節」,除了「賽龍奪錦」之外,還有著藉紀念屈原宣示愛國主義情懷的深遠意義。端午節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迄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作為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紀念日,歷經千年變遷,形成了極具民族和地域特點的文化內涵。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來闡述愛國主義精神,寄意深遠。「國興則家昌,國破則家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華民族浩蕩的歷史長河中,愛國情懷始終是伴隨歷史前進的主旋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澳門賽龍舟歷史悠久
賽龍舟是澳門一項十分古老的民間體育活動。早在一八七四年的七月六日,《申報》曾登載了一則消息:「今歲澳門之華人於葡節日競龍舟,各船戶無不升旃賀節 ,熱鬧異常。當年駛龍舟前後,凡有數艘,棹槳沖波,口鐃沸水,追風躡電,各竭其長。方噴噴為之歎賞……」。可以想像到當年澳門海面上盛大的民間划船比寨的場景,可以感受到一百多年前那人頭攢動,旌旗揮舞,鑼鼓喧天,百舸爭流的熱鬧氣氛。在澳門路環譚公廟內(譚公廟建于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藏有一件魚骨雕制的龍舟,長約四尺,裝有龍頭、龍尾、錦旗、鑼鼓等,是譚公廟建廟之初漁民們奉獻的禮品,龍舟的主體是用鯨魚的頭骨雕成,鯨骨龍舟是澳門人喜歡賽龍舟的歷史見證。
根據資料,澳門當代的大型賽龍舟活動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抗戰勝利之後,進入五十年代後曾一度中斷。一九六三年,海角泳場曾經嘗試主辦龍舟賽事,賽程由新口岸泳棚對開的斷基至遊艇俱樂部來回兩圈,比賽維持了兩年。一九六五年的龍舟比賽由於參賽隊伍太少而改成龍舟巡遊表演。一九七九年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復辦龍舟競渡,由當年的澳葡總督伊芝迪、社會名流何賢和何鴻燊向「神龍」、「海龍」、「蝦龍」三隻龍舟點睛。同年還舉辦了首屆港澳龍舟邀請賽,比賽地點是在南灣海面。一九八二年澳門政府旅遊司與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合作主辦了第一屆國際龍舟邀請賽及公開賽,邀請了珠海、澳洲、新加坡、香港等外隊參賽,盛況空前。之後澳葡政府為鼓勵更多本澳隊伍參加比賽,向每支參賽龍舟隊頒發一定的經費資助,大大地推動了澳門龍舟運動的蓬勃發展。澳門回歸祖國後,龍舟運動有了新的發展。參加澳門龍舟比賽的隊伍逐漸增加,澳門原來的兩大龍舟賽事,即澳門龍舟競渡大會和港澳龍舟邀請賽統一舉辦,合稱為「澳門國際龍舟競渡大賽」。二零零零年六月七日,澳門特區成立後的首屆「庚辰年澳門國際龍舟公開賽」在葡京酒店對開的人工湖舉行,這同時也是體育發展局初次承辦澳門大型龍舟賽事。
有否條件開放不同比賽
疫情下舉辦「澳門國際龍舟賽」,應為官方重新思考,是否有條件逐步開放舉辦不同比賽活動的「試點」。現時足、籃、排球、壁球、小型賽車、游泳池等場地已重開,運動隊已恢復訓練,自由波地亦已開放,何時重啟體育比賽?關乎民眾的日常健康生活,誠為市民所關心。
「端午龍舟競渡時,撰寫家國情懷詩。比賽先行傳心意,試點何日訴君知」?
------ 漣 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