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塵封七十年 吳陳比武屬奇傳 濠江今日呈朗月 何時再續未了緣

「歷史塵封七十年,吳陳比武屬奇傳。葉落無言隨流水,花開有意伴藍天。前事回眸憶舊夢,武魂活化拓新篇。濠江今日呈朗月,何時再續未了緣」?

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

10年前的2014126日,中新社澳門發出了一篇新聞稿,全文如下:「當年曾轟動港澳乃至東南亞僑界的「吳陳比武」,歷經一甲子仍遺韵繚繞,爲澳門市民所津津乐道。2014126日下午,澳門舉行「慈善國術歌唱大會」紀念這一武林盛事,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出席剪彩。 60年前,香港吳家太極社掌門、有「黄埔教官」之稱的吳公儀與澳門白鶴拳名家、有「武林內電手」美譽的陳克夫由隔江駡戰到簽署比武生死狀,在何賢、馬萬祺等澳門慈善家大力促成下,陳克夫與吳公儀在澳門新花園泳池擂台上比武决鬥。

衍生出新派武俠小説

最終,裁判何賢宣佈比武雙方「不勝、不負、不和」終止了短短數分鐘格鬥,而是次比武籌得當時堪稱巨資的27萬澳門元善款。 這個轟動一時的武林軼事,不僅令港澳地區掀起了經久不息的中華傳統武術熱潮,其影響所及,甚至遠播東南亞及美加等地,更衍生出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小説的全盛風行。 此次由澳門民間武術界、體育界、文化界、新聞界發起,社會各界響應的紀念活動,以「吳陳比武拓新篇」爲主題。主辦方稱,「吳陳比武」不僅是武林事件,對於慈善事業亦影響深遠,體現了中國武林界顧全大局的精神,彰顯出在社會公益大義面前,個人榮辱、門派恩怨可以化解。同時對於青少年理解「武德」,傳遞正能量有積極的作用。 當天的「慈善國術歌唱大會」在當年吳陳比武原址新花園泳池搭建擂台舉行,在擂台設計上力求還原當年實景。大會内容豐富多彩,集傳統武術、新歌舊曲、慈善比武於一爐,讓觀眾在重溫歷史的同時,也得到有益的啟示」。

十年前的「紀念吳陳比武鑽禧」活動

為了紀念六十年前的新花園泳池吳陳比武,由澳門民間武術界、體育界、文化界、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組成了「紀念吳陳比武六十周年鑽禧活動籌備委員會,10年前的2014117晚上在主教山濠景酒店會議廳舉行了「吳陳比武話當年」座談會,拉開了紀念活動的序幕。座談會由兩岸四地武術名宿、學者專家圍繞著「吳陳比武話當年」主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交流,五邑僑鄉、澳門慈善界、澳門新聞界、澳門歷史學會、臺灣武術名家,廣東省臺山市代表、香港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王清軒、澳門吳公藻太極拳研究會、澳門高龍拳館、澳大利亞新洲精武會總教練許軍、江門同鄉會等代表作了互動式研討,時任澳門特區文化產業基金委員會主席梁慶庭出席支持並加以鼓勵。

「吳陳比武廣傳情」聯歡會

當晚舉行的「吳陳比武廣傳情」聯歡會上,中聯辦文教部、特區體發局、民政總署、教青局、台灣駐澳經文辦、香港武術界和澳門各界代表出席,晚會上載歌載武、文體共融,既有兩岸四地的武林高手表演國術,其中包括演釋「黃埔教官」角色的盧國明師父和扮演「武林閃電手」的梁洪敏師父。而港澳兩地的歌手亦在晚會上初試啼聲,其中包括籌委會為吳陳比武六十周年鑽禧紀念填詞普曲所研創的「吳陳比武拓新篇」主題曲。整個晚上氣氛熱烈。走進澳門主教山濠景酒店會議廳大堂,恍惚邁步六十年前的時光隧道。大堂走廊兩側有序地排列的近二百幅由21個易拉架組合而成的圖片展,置身其中,讓人不期然地沿著五十年代初期澳門的歷史軌跡,重溫著當年曠世奇傳的歷史典故。大堂中央的大螢幕上,重複地播放著由籌委會製作的吳陳比武記綠影片,影片中的每一個單元、每一個段落,分別由七子之歌、蝙蝠傳奇、絶代雙驕、大俠霍元甲、陸小鳳、上海灘、滄海一聲笑、天龍訣、天蠶變、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射雕鉄血丹心、太極張三豐、世間始終你好、華山論劍、楚留香、吳陳比武拓新篇主題曲等音樂配襯,堪稱震撼,二十分鐘的記綠影片重塑出沉積了六十年的澳門武林文化歷史……。

「慈善國術歌唱大會」

在特區政府、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和中聯辦文教部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鼓勵下,「吳陳比武六十週年紀念活動」之「慈善國術歌唱大會」2014118日下午在新花園泳池隆重上演,更在一遍贊好聲中圓滿降下帷幕。是次紀念活動既讓時下年輕人不瞭解的一段本澳深厚文化遺產得到重新認識,亦為澳門社會逐漸遺忘的五十年代珍貴歷史再次重生。

合力打造「吳陳比武話當年」

這場由民間武術界、體育界、文化界、新聞界發起,社會各界響應的吳陳比武紀念活動既無起動資金,亦沒有向政府申請資助,活動籌委會中人有力出力、有心表心、有錢付錢,合力打造出一幕幕「吳陳比武話當年」兩岸四地研討會、「吳陳比武廣傳情」文體晚會、「吳陳比武圖片展」及「吳陳比武拓新篇之慈善國術歌唱大會」等系列活動,為現今澳門現實社會辦各種活動由政府「埋單」的「時風」敲出了啟迪。

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社文司長張裕、中聯辦文教部長劉曉航、特首辦公室主任譚俊榮等以及官紳名流、社會各界領袖出席支持,充分體現了民間發起,社會各界響應的「吳陳比武六十週年紀念活動」獲得正面的認同和肯定。

吳陳比武雖過甲子,多位先賢亦已仙逝,然而,當年透過比武慈善活動為澳門社會留下的「慈善最樂」的寶貴精神,到今日能夠繼續發揚光大,成為本澳傳統美德。

今年是「吳陳比武七十週年」

今年是「吳陳比武七十週年」,據悉有熱心人士希望舉辦紀念活動。筆者對此表示認同及支持,畢竟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紀念活動。透過吳陳比武「不勝、不和、不負」這個沒有賽果但有完滿結果的歷史真實故事,啟示在社會公益大義面前,可以化解個人榮辱,派系恩怨,對海峽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之路向帶出深層次的啟迪。同樣對於時下青少年如何理解「武德」精神的教育,傳遞著正能量積極作用。

「吳陳比武七十年,濠江論劍憶先賢。非為意氣之爭,實為慈善而戰,武德精神貫雲天。北方太極對南拳,擂臺招式變萬千。不勝不和不敗,敢進敢退敢前。笑傲江湖美名傳。松山論劍,鑄留紀念。宏揚國粹,浩氣長存」。

--- 漣  漪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