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發達  媒體進入網絡世界 直播紛現 豈能缺乏體育平台

    2018匆匆過,來不及回頭,2019又到了。2018年對體週及筆者均是創新的一年,去年2月23日開始了逢星期五晚上演的網上直播節目“體週論壇”一星期一次,至今年1月4日,剛好播出了45集,算是

    1/4/2019 3:45:43 PM
  • 發展不能單靠異數與特例

    二0一八年快將過去,澳門體育有質的進展,女鐵人許朗奪印尼亞運銅牌,澳門籃球終於有了自己的職業球隊。部分項目有突破性發展,故然欣喜,但發展背後也有難題,整個體壇的氛圍與人們想像有頗大距離。

    12/29/2018 12:14:59 PM
  • 獎牌勝利的背後  全是汗水及毅力

    一年容易又回歸,19年了。上周體壇有不少開心事,如乒壇盛事何賢紀念盃比賽,張子澄局數四比一力挫王駿,首奪男單冠軍;鍾穎儀則四比二贏天后黃翠枝,同樣首摘女單冠軍后冠。澳門首支職業籃球隊戰狼,主場九

    12/21/2018 10:59:05 AM
  • 基因編輯寶寶誕生 惹來全球科界熱議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上月聲稱,全球首創的〝基因編輯寶寶〞露露、娜娜出生,這對雙胞胎經賀修改了基因,先天便有愛滋病免疫能力。消息一出,科學界一面倒批評、痛罵,相關技術未成熟,縱沒有愛滋,但不知有何異常

    12/16/2018 11:35:37 AM
  • 從來沒有一個人的冠軍

    社會文化司領域2019年施政辯論,身兼體委的議員馬志成提出,澳門運動員能取得佳績,除靠自身不斷努力外,教練、裁判、科研、醫護人員等“幕後英雄”功不可沒,政府應給予他們更實質的支持,除金錢支援外

    12/7/2018 3:00:02 PM
  • 冠軍重要還是愛國重要?

    任何事都應有度,民族感、國家感應要有,但不能過位,過了位或者走極端,隨時出事,愛國變害國,好心做壞事。11月18日蘇州馬拉松女子組賽事鬧出爭議,到底賽規重要,贏重要,面子重要,還是愛國重要?其

    12/1/2018 4:13:59 PM
  • 談談施政報告體育篇

    特首崔世安上周發佈2019年施政報告,這是他10年任期內的最後一份,體育內容仍乏善可陳,較實在及新的是硬件、場地,包括運動員培訓和集訓中心2019年第四季落成,但相關的運動員培訓及中心運用等制

    11/24/2018 11:36:53 AM
  • 職業運動員收入差距大

    很多澳門運動員都想當職業運動員。正所謂,夢想有多大,成就才能有多大。若沒有做職業運動員,衝擊世界冠軍的志氣,很難成材,哪怕在澳門業餘體育的環境之中。然而,職業運動員也有其苦,付出了青春,最多只十

    11/16/2018 4:31:09 PM
  • 喜見商業機構支持澳門運動員

    澳門做運動員真不好受,越熱門越發愁,獎金好難輪到你,有份攞的又似乎未係好足夠,難矣。歸根究底,搞體育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現在就差太遠。 中銀奬金頒發已辦五屆 “2017/

    11/12/2018 10:07:48 AM
  • 談談一宗網上跑手的熱話

    互聯網近日熱傳一段短片,一名日本青年女跑手跪爬二百米,交棒予隊友,迴響極大,有體育精神、有團隊精神、有毅力、熱血、打不死等讚美之聲不絕,感動全世界。然而,短片所見是事實的全部嗎?讚美背後有太多衝

    11/2/2018 4:20:5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