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體壇盛事 - 澳門國際馬拉松賽剛剛順利完成,今屆是40周年大慶,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作為澳門人年度活動之一,整體氣氛良好和熱烈,同樣可以吸引到內地不少愛好者前來參加,實現了「體育+旅遊」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底壓軸體壇盛事的澳門國際馬拉松比賽。正當一群澳門跑手密鑼緊鼓,每天都在備戰狀態之中。偶爾從他們的吹水當中,也可以思考到更多問題。 只望有個特定起跑區
體育的世界,其實與世界同步接軌,有時候或者會有人天真地以為體育的世界可以置身事外,單純地體現像奧林匹克格言那樣的「更快、更高、更強」以及新增的「更團結」便可以,但事實上這個流行了108年的格言
近兩星期,看到某報副刊有專欄作家因為本身對游泳的愛好,繼而激起她對澳門公共泳池的種種想法,亦提出了香港在設計及管理等方面的例子,以供參考。當然並非要與鄰近地區攀比,只是希望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下
澳門離島社諮會日前舉行平常會議,體育局代表向委員介紹本澳體育設施分佈及未來新城A區體育設施規劃,期間有多名委員關注離島區公共體育設施不足的問題。 離島運動設施不足
疫情稍見穩定,連最需要保護的學生哥都已正常上課,接下來便是學界體育賽事報名,以及坊間的聯賽、訓練班、比賽都更陸續開鑼的時機。在今年餘下的短短兩個月時間中,看體育局網頁公布,似乎就要將大賽車、三
疫情之下,大賽車不懼艱難,仍然繼續。今年與去年一樣都只辦三日賽事,預算開支為一億七千萬,現在並由六家博企出資贊助各項賽事,算是為政府分擔個「尾數」。 中港澳車手為主
澳門體育代表團自從回歸後,澳門體育代表團獲得參加全運會資格,並於今屆由空手道的郭建恆奪得全運會歷史上首面獎牌。或者有人會問,全運會的獎牌意義比較奧運會如何? 全國層次最
奧運會上我們看到香港有張家朗、何詩蓓、李慧詩……;美國網球公開賽青年組又有黃澤林,或多或少會讓生活環境及訓練條件「看起來」相對接近的澳門人會有聯想,澳門是否都會有機會培育出能具有奧運水平的選手?
澳門有團體調查發現,本地青年認為最缺乏的體育場地,就是羽毛球場、健身室、泳池、水上活動中心和足球場。當中政府室內羽毛球場的確供不應求,就算在望廈體育中心重啟之後,相信仍然無法完全舒緩羽毛球場緊